在步入“草图营造”工作室前,门口一幅生动的对联便捕捉了人们的目光:“在地深耕寻常景,草图营造赤子心”,其横批“理想人居”。随着门轴轻响,一处别有洞天的小院豁然眼前。环抱于青砖灰瓦之中,仿佛是时间静止的空间,宛若世外桃源。黛色的瓦片上落着叽叽喳喳的麻雀,也有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挥动双翼掠过天际,瓦檐下吊着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沿着青石小路,缓缓向前一侧是别致的小院,一侧是古朴的民屋。
小院闲窗春色深,绿阴垂地日光阴。深圳的春天,如此之早就姿态万千,在北京仍春寒料峭的时候,这里的三角梅已经悄悄的绽放了。小院里百花摇曳,轻风带动的风铃发出悠扬的叮咚声,似乎在轻声细语。一只五黑犬懒洋洋地在院子里游荡,时而好奇地抬头望向闯入这静谧世界的客人。风拂帷幔,影绰绰间,随风舞动的影子,在地上铺就一片斑驳陆离的梦境。蝴蝶翩跹与蜜蜂忙碌,共同绘制出一副生动的春日生活画卷。这里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命的节奏与活力。在这个小院里,春天的故事正缓缓上演。
走进这片被艺术和创意灌注的民屋,每一处都充满了故事。由旧桌与废木材匠心拼接的茶桌,不仅仅是屋中的一件家具,它更仿佛是关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缩影。办公空间内,来自家人的手工毛线作品与一堆外文设计期刊共同营造出一个既富有创造力又温暖如家的氛围。角落里的简易沙发床,成为他们夜深人静追逐设计灵感时的临时休憩之地。跟随着那条通往另一处正在翻新的民居的低矮楼梯,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处为员工准备的宿舍空间。露天阳台上,一边是群山的壮阔,一边是村庄的宁静,站在此处,仿佛能够一把拥抱自由的空气。这就是黄彬凌与袁振宇创立的草图营造工作室,这里不仅是许多社区营造、共建花园、社区服务方案的源头,也是一个具有生产属性的小花园。
从荒地到咖啡馆,黄彬凌的北大校园创造之旅
黄彬凌,1992年生,湖南邵阳人。北大2015级校友,毕业于建筑与景观设计 学院。现任龙华区政协委员、草图营造联合创始人,致力于城乡社区、学校的共建花园与社区营造。他的北大经历,是从对校园环境的敏感观察开始的。从华科毕业进入北大攻读研究生,与其他同学一样,他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而又与其他同学不同,他从自身专业出发时刻观察这座百年燕园。他发现,在紧邻红四楼的一角,有一片被遗忘的荒地。于是便在脑海中酝酿一个大胆的改造想法:建设一处花园。
这个想法吸引了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一起动起手来。在改造过程中,曾有保安路过,他们带着好奇的目光和些许质疑问黄彬凌一群人在做什么,黄彬凌回答到:“我们在让这里变得更好。” 几番这样的问答后,再也没有管理人员过来质问,反而很多学生知道后都自愿加入到他们的改造队伍里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这片荒地蜕变为了一个集雨水收集和生态美化为一体的迷人小花园。这个项目不仅美化了北大校园,更是黄彬凌对于设计美学和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次实践。在改造完成后,一块荒芜的土地重获生机。正如校内流传的理念“我的校园我做主”,他们用实际行动,给这句话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之后,他们主动撰文,向校宣传部投稿,校方也通过官方渠道正式报道了他们的故事,表达对他们行为的赞扬和认可。这一切,逐渐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他们的小团队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随着荒地改造花园项目的成功,黄彬凌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建立一家咖啡馆!他发现学院的图书分馆常常在中午和周末不开放,这让他思考:为何不把这个空间改造成一个结合休息、学习与社交于一体的咖啡馆呢?
带着这份激情和决心,他叩响了院长办公室的大门,向院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学生们自主运营图书馆,这样能增加一倍的开放时间,但“条件”是要在里面开一家咖啡馆。没有资金支持,没有官方推动的情况下,黄彬凌的想法在别人看来,无异于一场空想。但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他多次到院长办公室“软磨硬泡”。最终他的诚意和热情打动了院长,还拿到了1500元的启动资金。黄彬凌说:“在别的学校,学生们估计一想到这件事就会打消这个主意。因为他们知道学校肯定不会同意他们这么做。”
可是用1500元别说建立一个咖啡馆,就连买一台咖啡机都不够。不仅如此,咖啡馆完工后图书馆开放时间必须要延长。这可怎么办呢?经过思考,黄彬凌与同学们和当时在建的家园食堂的工人协商,获得了建造咖啡馆所需的砖头、水泥等部分建材。而缺少人工的问题好解决,一群青春年少的大学生你垒一砖我加一瓦,最后共同地完成咖啡馆的建造。尽管技术和经验的缺乏让建造过程中存在不足,但这一过程也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宝贵回忆。
黄彬凌清楚地记得,在大多数学生已经沉浸在梦乡时,一束束工作灯的明亮光芒切割了夜的寂静。在砌咖啡吧台的时候,每一位社团成员都想亲自参与施工,于是他们每一个人拿了代表自己的一块砖,最终共同完成了咖啡吧台的建造。他们穿梭在即将变身为咖啡馆的旧图书分馆中,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被拉长,投射在粗糙的墙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混凝土和木材的气息,伴随着间或传来的锤击和切割声,构成了一首夜间的奋斗颂歌。解决完建造问题,接下来面临着买设备的问题。1500元“巨款”至今已被使用的所剩无几,如何继续下去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就在这时一位校友同学挺身而出,希望学生们自主运营图书馆,这样能增加一倍的开放时间,但“条件”是要在里面开一家咖啡馆。慷慨将自己的咖啡机捐献给了项目,并自愿成为了咖啡馆的首位咖啡师。到最后,他们的故事成功吸引了赞助商的注意,一位被他们故事打动的校友爱心企业家,为他们捐赠了10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咖啡馆项目的发展。从提出这个想法到完成,黄彬凌和营建社成员们社友们的坚持不懈让从零开始的装修成为可能,一点一滴地改变了这个空间。
“到方写方”与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这些项目的成功给了黄彬凌极大的自信,他开始组织校园营造联盟,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有志于校园空间改造的学生,通过举办讨论交流会和工作坊,共同探讨如何改善和美化校园环境。这种想法一直延续到他步入社会开始工作。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国贸,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程。最初,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是典型的写字楼,每天面对的是国贸这一繁华商业区的景象。尽管这种环境充满了都市的活力与便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囿于写字楼单调沉闷,有些工作不能顺利展开,于是他寻找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自然与社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他们离开繁华的北京国贸,2022年又搬到了上围艺术村,上围村是一座由100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这里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村子里住着老老少少沿水而居。这里的居民很多元,除了原住民外,还有100多位艺术家和大量外来租户。他们是当地的村民和外来的租户靠着田产和打工为生。在黄彬凌刚搬到这里时,仅有两间小瓦房和一块户外空地。这片空地是村长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的,村长很支持他们这种踏实努力的年轻人来艺术村奋斗,为艺术村带来新气象。在这个新环境中,尽管物理条件简单,但上围村这个被誉为“小丽江”的地方,用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提供了一个迥异于都市的宁静生活节奏。在通过与村里的房东一家家谈判,黄彬凌逐步扩大了工作空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小院。这个过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张,也是他与邻居们建立联系和信任的开始。
在定居到这里一段时间后,黄彬凌明显感受到与北京不一样的氛围。深圳节奏很快,微微潮湿的的空气里弥漫着海水的味道。“这是属于年轻人的城市。”黄彬凌说:“在深圳,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有时甚至像是创业团队一样灵活和高效。”他们在深圳得到了不少支持。这让他的项目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快速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他切实感受到了深圳真的关注青年创业和社区项目的发展。
创业之路虽然艰辛,但也有一些至今黄彬凌记忆深刻现在回忆起来觉得“搞笑”的事情——创业之初,草图营造擅长花小钱办大事,报价紧贴自己的成本价,很多甲方惊讶于他们的价格如此之低。甚至问他们“你们的公司是不是不为了挣钱?”而有些甲方则觉得他们有点“傻”。这种独树一帜的做法,让一些合作方大跌眼镜,他们惊讶于他的“非传统态度”,甚至有的甲方在了解到他的初衷后,主动提议提高合作费用。这让他感受到了对改善城市空间和社区生活质量有着共同目标的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支持。
同时也有些合作方很好奇,作为一名高材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面对“北京户口”、“高薪工作”这些唾手可得的诱惑,他是怎么坚守自己的道路的呢?黄彬凌认为,一件不喜欢的事情是很难做好的,即使坚持坐下来,也不会真正让自己和别人满意。他的选择,是基于对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认知,而非社会普遍认定的成功标准。不论别人赋予他多么闪耀的“名校光环”,他都明确知道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盲目追随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他用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挑战了对传统成功标准的普遍追求。此外,他还对内卷文化持批判态度,认为人们在过度竞争和物质积累中,往往忽视了生活的本质和个人的真实需求。他说他现在很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到深圳后,每次看着远处的大海总能带给他一些新的思考。
当被问到深圳和北京更喜欢哪里时,黄彬凌回答道,“我到哪就喜欢哪”。在他的湖南老家,有这么一句俗语叫“到方写方”,意思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我们就要唱那个地方的歌,我们就做那里的事情,热爱那片土地。这种随遇而安、适应环境的生活哲学,深刻地指导着他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决策,使他能在当今快节奏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走出他的工作室,黄彬凌热情的给我们介绍着上围村的住户们,这家是理发师,那家是动漫设计师,这是居民们晚上放松聊天的地方。跟迎面走来的老居民热情的打招呼,问候大叔身体康健。所有的人像一个大集体一般熟稔。不仅是对外,对待自己的员工他也是十分亲切。他说到:“在这个小院里有独立的厨房和餐厅,会请阿姨来这里做午饭。这里还有个小酒柜,大家不忙的时候可以一起小酌几杯。刚刚走过来的小楼就是在装修的宿舍,天台上就能烧烤。他以为大家下班了都想要独处,没想到同事们处得好到不可思议,连假期都还要一起出去旅游。”他还特意强调到:“团队规模不大,工作方式也比较灵活,不亏待为团队创造价值的每一个人,不违反《劳动法》。”不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内在涵养,都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生产属性的小花园”。他“到方写方”的生活哲学不仅应用于自己,也涵盖他的工作室和他建造的作品,让这里真正成为上围“桃花源”。
文/张意
图/受访者提供
激活社区空间,连接心灵与环境的桥梁
在网红景点日益泛滥的今天,营造视网膜冲击的景观不是难事。难点在于如何回应实际的问题并建立起联系,这是黄彬凌所思考的问题。草图营造的作品通常不追求震撼的视觉效果和过份的精致,更倾向于在有限的预算下提供具有公共性和普惠性的解决方案。于是如何做好事、做实事,做有利于社区成员和社会的社区公共空间成了黄彬凌心里的头等大事。
他希望就算居民们在这里短暂的居住,也要让他们在这里能够获得一些幸福感。在他眼中,社区项目的核心是协调人与空间的关系,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最终创造出一个让居民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区氛围。
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他通过和一家一户的沟通协商,让东家挪出一点停车位,让西家腾出一点院子,使得每个人贡献一点点,让社区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社区建造中来。这一系列的行为,黄彬凌成功地结合了他景观设计专业背景,落脚于改善社区空间,并促进居民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造中。在具体实践中,黄彬凌也逐渐总结了草图营造的三种工作模式:共建花园、城中村营造、知识服务社区。
深圳这座城市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大家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来到这座城市,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未来。“独在异乡为异客”, 集体归属感恰恰是很多“深漂”青年所向往的。黄彬凌希望无论他们在这里停留十个小时,停留十天,抑或是十年,都要让他们有机会去参与到这里的环境,能找到在身边的一些依托,使每个人都达到一个自在的状态。于是,他们开展了很多面向各类人群的形式各样的社区活动。这些活动根据社区群众的不同需要而为他们量身定制:带着小朋友们认植物,为家庭设立的家庭农场等等。
黄彬凌还记得一次在他组织的社区读书会上发生的小插曲。去读书会的路上,黄彬凌偶遇了一位下楼取外卖的女生,他介绍了当晚的读书活动并发出邀请。女生未表明意向便默默返回了自己的住处。然而,在读书会的分享环节,她意外地加入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原来,在享用外卖的片刻,她沉思自己已久久未翻阅书页,并最终决定参与这场社区内的分享活动。读书会的互动形式——邀请参与者发掘并分享各自心有戚戚的文字,同时倾听邻里未曾交流过的生命故事——深深触动了她。这段经历重新点燃了她对阅读的热爱,激励她续写阅读旅程。虽然这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区活动,但它证明了社区营造是如何一点一点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习惯。这种不仅是对生活需求的满足,也是一种对心理需求的满足。
至今,草图营造在深圳的共建花园项目已超过百余个,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也参与其中。在新的留学生宿舍门前,曾经少有人问津的公共体育设施活动区,经过黄彬凌与深研院的师生齐心协力,从测绘、设计到实施,共同打造出一个既满足实用性又充满自然美感的南燕花园。黄彬凌介绍,讨论的过程中,还有同学提出需要一起讨论可以或者举办生日派对的场所,他们在大榕树下设计了一个圆桌,在树荫下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在周末的南燕校园里经常有父母带着小孩子来玩,于是在南燕花园里秋千和跷跷板成了需要排队的“景点”。一盆盆适宜南方生长的植物,为南国的燕园增添了独特风情。
黄彬凌提到,他在北大接受的教育理念是:一群有自我教育能力、有理想、有行动力的年轻人在一起,是不需要老师的。作为新时代的北大人,他将个人行动融入北大精神的延续与创新中。他以行动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让北大精神在深圳生根发芽。他坚定地在社区营造的道路上前行,在这条以改变与影响为目标的路上,他不仅触及了物理空间的转变,更触动了人心。通过社区项目与活动,他引领着社区的成员们共同参与,实现了从个体到集体,从空间到心灵的变革。
院里桃花笑春风,风轻云淡日渐长。这座安静的小院,藏匿于百年古村的怀抱中,继续讲述着属于它的故事,就如同北大人不断探索与奉献的旅程,永远充满着希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