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学院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联合在《自然.纳米技术》发表电动车动力电池材料综述与展望文章
2016.12.09为了满足人类对于电动车动力电池安全性、续航能力、充电时间等的需求,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当涉及到设计和构造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时候,纳米科技以其特殊的...
为了满足人类对于电动车动力电池安全性、续航能力、充电时间等的需求,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当涉及到设计和构造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时候,纳米科技以其特殊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香港科技大学承办的2016年第六届复杂体系计算统计力学研讨会于2016年11月26日-11月28日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行。 此次会议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计算科学中心、北京理工大学、...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存储器件,随着其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比如最近接连发生的手机充电起火或爆炸等。三元层状材料Li(NixMnyCoz)O2 (NMC) (x + y + z = 1) 具有较高的理...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因其具备高的功率密度在能量存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锂离子电池所面临的一个关键的挑战就是如何同时实现高倍率性能和容量,这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车以及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都有很大的影响。尽管...
近日,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叶涛/许正双研究团队完成了天然产物Nannocystin A的全合成,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IF=11.709)。 ...
新材料学院在薄膜太阳电池及材料领域领域持续发表高水准文章,包括Nano Letter 和Appl. Phys. Lett.等,同时申请了多项核心专利。最近在化学类杂志Chem. Comm.《化学通讯》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并被选为最新一期的正封...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李子刚课题组近日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上在线发表题为“交联天冬氨酸作为螺旋成核诱导模块”(Crosslinked Aspartic Acids as Helix-Nucleating Templates)的通讯,报道...
近期,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翟宏斌教授在著名化学类杂志德国应化(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高水平文章,报道了他们课题组对于复杂二萜类天然产物Harringtonolide的首例不对称全合成,文章DOI: 10.1002/an...
新材料学院潘锋/杨卢奕团队在高电压钴酸锂水系粘结剂领域取得新进展
汇丰商学院黎志敏长聘副教授合作论文在Journal of Management发表,研究产权制度对...
化生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李子刚/尹丰课题组在新型疫苗佐剂...
城规学院硕士生郑子艺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汇丰商学院Seungjoon Oh长聘副教授合作论文在RAST发表,研究董事会会议前后外部董...
新材料学院王立刚团队与合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实现不同原子层数...
城规学院硕士生周靖宣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北大杨震/张仲超团队JACS: 杂萜天然产物Janthinoid 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