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南燕新闻社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行校媒交流活动

2018-10-22南燕新闻社

  2018年10月21日,南燕新闻社在两办副主任燕山老师、南燕新闻社指导老师王可佳的带领下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行参访学习,与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潘莹老师以及校园媒体人社团的同学们举行了座谈。
  当天14:00,南燕新闻社一行十一人来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受到了传讯与公共关系处潘莹老师的热情接待。潘莹老师带大家参观了港中文大学的深圳校区,并详细介绍了校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和继承自香港的学院书院制度。之后大家一起来到会议室与港中文(深圳)的校园媒体人(Campus Media Agency of CUHK(SZ))社团进行了座谈交流。校园媒体人亦称凤语CMA,致力于打造一个带有CUHK(SZ)学子个性和态度的媒体平台,自主运营公共号“凤语”和荔枝FM电台,自主创作学生杂志《月台》,成立四年来创作了大量有思想有情感有深度的作品,深受港中文(深圳)同学的喜爱,其中一些作品还引发了学校同学的广泛讨论。
  在此次座谈会上,CMA社长吴蔚同学首先介绍了CMA的组织结构、主要作品等基本情况,潘莹老师则介绍了传讯及公共关系处的主要职能。传讯及公共关系处是港中文(深圳)的主要对外窗口,主要负责港中文(深圳)的校报、网站、微信公众号、Facebook、Instagram等媒体平台的运维。南燕新闻社社长殷建峰和南新社的同学们分别介绍了南新社的基本情况、部门结构及主要工作,并展示了南新社各部门的主要成果。随后双方针对校媒的组织发展、作品产出、社团的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尤其对原创作品的选题、执行、配合和新媒体的运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了双方的经验。
  座谈会结束后,南燕新闻社一行人与港中文(深圳)的老师同学在大厅合影留念,并邀请港中文同学来我校参观交流。
  此次校媒交流活动让南新社的同学们获益良多,既了解了港中文(深圳)与北京大学不同的学院设置和管理模式,也看到了CMA社团的媒体特色和作品质量,向CMA社团学习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校园媒体发展经验。南新社在学习交流中成长,向着更好地“记录历史、传播北大”的方向努力前进。
图 / 杨帅
文/ 殷建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