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对于着力提高党支部组织力和领导力的要求,通过党支部书记的团队建设,凝聚支部书记的思想活力,激发支部书记的创造活力,建设一支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党支部书记队伍,院学工处于10月20日对新生党支部书记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
上午八点整,12名来自各学院的18级学生党支部书记以及学生兼职辅导员由北大深研院出发,共同乘车抵达深圳市大鹏古城,开始了正式参观学习。大鹏古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原为防御海盗、倭寇侵扰而设,清初为大鹏所防守营,康熙年间又改为大鹏水师营,成为一个管辖珠江外洋东部海路的海防军事机构。抗英名将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和福建水师提督刘启龙的“将军第”就位于古城内部,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气势不凡。
由大鹏古城东门进入,首先来到的就是各类民俗历史博物馆,小而精的体量,生动的展现了深圳过往的民俗文化,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左堂署遗址,左堂署又称县承署,隶属新安县令,兼管大鹏协军粮。同学们参观了遗址内的粮仓,了解了大鹏古城的历史概况,随后前往振威将军第。
将军第四周高筑围墙,场地宽敞,规模宏大,三进四合大院。门额上横贴道光皇帝赐的“振威将军第”。大门左右两旁贴上道光皇帝赐的对联“秀一鹏山开泰运;重班凤阙迓鸿麻”。
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了赖恩爵的生平,认识到我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艰苦卓绝,也更加认识到党员的责任和使命。计算机18级博士杨东明同学还为大家讲到了一段往事,赖恩爵在逝世前,曾经留下遗愿“希望有朝一日,收回香港岛”。而148年后的1997年,散居世界各国的百多位赖氏后人,纷纷回到大鹏古城,在赖恩爵将军第悬挂了一幅红色纪念碑,上写“还我祖愿”。9天之后,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同学们听后都深有感触。城规朱丽丽同学表示,祖国如今的和平统一源自前辈的不懈努力,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就肩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在大鹏古城的参观学习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古城附近的东山寺,东山寺背山面海,风景极为幽雅旖丽。寺庙建筑结构严整,规模宏大,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而赋予其更重要的历史意义的是寺庙入口一侧的东江抗日军政干部的创造地。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干部文化水平,根据党中央指示,1944年7月,东江纵队在东山寺开办“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训练班依照延安“抗大”办校方针,过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事化生活,并诞生了一批杰出抗日英雄。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学习条件有限,但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依然出色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同学们经过回顾历史,更加认识到当今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作为党员更应当注重自己的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继承和发扬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午餐后,同学们前往位于古城附近的素质拓展基地开展了为期半天的团队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一项项任务的合作完成,各支部书记增进了对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进了党支书队伍的组织力和凝聚力。随后大家乘车返回学校,一路上,各支部书一起进行经验总结、分享,增进彼此的熟悉程度,深刻体会到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党员队伍对于发挥党员先进作用的重要性,作为基层党支部的领头人,党支部书记的队伍自身也应当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己的整体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大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不忘初心,发挥好自己的骨干力量,确保所在支部起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