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日晚7点在国际法学院大楼108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处研究员徐白羽老师进行了题为《中美教育交流概况与留学安全》的讲座。众多具有留学志向以及对中美教育交流怀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纷纷前来聆听。讲座取得了良好反响,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从中学习了解到很多关于中美教育交流以及有关留学安全等知识,获益匪浅。
讲座分为中美教育交流和留学安全两大模块。首先,徐老师以人文交流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中美教育交流的宏观大背景,以此引出教育交流是中美交流的先行者的重要论点,并向同学们科普了中美教育交流的宏观目的,活动类型,主要形式等基础内容。
走出去—中美教育交流人才培养是核心
自近代第一位派遣至耶鲁的公派留学生容闳(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为始,开启了向世界先进的教育学习,以图就国兴邦的百年留学历史。徐白羽老师以折线图、柱状图、扇形图等方式,直观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现了自近代以来我国留学生数量变化过程及趋势。新中国成立到1974/75学年,中国几乎没有留学生赴美留学;从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开始,中国赴美学生数量激增;1988/89,中国派出留学生超过台湾,处于领先水平,一直到1994/95领先地位被日本取代;从1998/99至2008/09,印度超过中国成为派出留美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从2009/10开始,中国一直是派出留美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我国赴美留学发展过程具有以下特点。从“单项输出”到“双向交流”;我国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制定留学战略与政策,公派留学人员,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回国服务,而美国则是国家起引导与号召作用;从“国家公派”为主题到“自费留学”为主体;国家公派项目不断扩大。在中美教育交流中,中国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双边教育合作项目,制定国家留学战略与政策,启动国家重要留学项目和留学服务等,
请进来—美国学生来华学习。
美国来华的留学生数量至2014年共约9.2万人,“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也如期实现预定目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学生海外留学的第五大目的国,位居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留学生在欧洲之外的第一大海外留学目的地。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从2010年首轮磋商的四大领域,扩大到目前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青年等七大领域。
留学安全,警钟长鸣
中美教育交流形式多样,各种项目蓬勃发展,安全留学也逐渐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留学安全不容忽视,如何才能做到警钟长鸣?在此次讲座的第二个模块,徐白羽老师从中国在美国有哪些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这两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切实生动的安全教育。
政治性安全问题,种族社会矛盾,恐怖袭击,社会治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徐白羽老师用具体真实的数据以及事例向我们分析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有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徐白羽老师强调在美国留学切勿“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法律安全四大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加强防范、远离伤害的注意事项。在人身安全方面,我们应当远离三种受害源—来自人的受害源,来自场所的受害源和来自行为的受害源;谨慎交友,远离毒品,避免酗酒。在财产安全方面,我们应当低调做人,不炫富;注意个人证件安全,重要文件扫描备份;购买相关保险,紧急情况舍财保命。在心理安全方面,我们应当保持身心健康,劳逸结合,积极生活,排遣孤独,与亲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学会使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在法律方面,我们应当了解中美法律差异,谨言慎行,遵纪守法,遵守交通法规,遵守校规和教学要求。
在稍后的提问环节中,徐白羽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有关国家扶持政、CSC国家留学基金网站,以及申请留美相关流程时间等相关问题。
通过这一次讲座,不仅科普了有关留美以及留学安全等基础知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热情。同学们对于中美留学概况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徐白羽老师的风采。最后,徐白羽老师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自己的讲座。
人物简介:徐白羽,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处研究员,负责组织与协调医学部与国外(含港澳台地区)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基金会开展的国际交流活动;负责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奖学金、学者交流、师生交流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等;曾赴澳大利亚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交流访问。2012-2016年,在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任教育领事(一秘衔),负责中美双边教育交流与合作、留学服务与管理,以及汉语教学推广工作。
文字/胡静雯
图片/张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