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毕业典礼的前一天,整个南燕校园洋溢着毕业离别的气息和对未来美好征途的憧憬。校友办与学工处召集各院系毕业生代表在H栋105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会谈,北大深研院副院长牛宏伟、团委书记、学工处副处长罗碧芳,发展办副主任张川参加了会谈。
毕业生们在一起聊找工作、聊人生,敞开心扉为母校的发展献言献计,也为今后深研院校友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深研院已有十几届毕业生,校友们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我们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也需要和更多校友的交流学习,校友会应该尽快搭建起组织框架,开展起更多的活动,逐渐吸引更多校友和母校,校友和校友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来自国际法学院的毕业生景梦龙如是谈到。
“希望今后校友会能考虑做些公益基金方面的事,北大毕业生更应该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我现在正在做基金方面的工作,希望能配合校友会开展些相关工作,校友们在一起要多开展一些凝聚性强、参与性强的活动。另外,学校能否专门开辟一块空间或者在校外做个有固定场所的俱乐部,作为校友交流与各类校友活动开展的校友之家”,毕业生陈墨从一些具体做法方面出发,畅谈了如何做好校友工作。
新材料学院的乔荣学同学从自己接受中国星火基金会资助的个人经历说起,表达了今后校友会可建立类似“助力南燕”项目的迫切性。中国星火基金会每年都会在南燕举办爱心见面会,但资助力度逐年递减,可能是毕业校友缺乏反馈。校友会成立,可在整合联系及回馈机制方面起到作用,也为南燕校友回报母校和社会提供了直接的途径。
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王春、黄武龙,化生学院的李静、王乐明,环境学院的谭圣林、彭庆宇,城规学院的卓想,新材料学院的胡博洋,汇丰商学院的刘玉萍、相姜,人文学院的杜晨薇、梁齐峰等同学也各自发言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恩和对未来校友工作开展的想法。

最后,牛宏伟副院长深情的说:“你们是明天的校友,明天北大深研院肯定以你们为骄傲,目前深研院也在加大投入开展校友工作,但校友工作还是要依靠广大校友的智慧和努力才能开展好,希望大家在今后在各自的事业上蒸蒸日上,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