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中国心理学会广东省督导点揭牌仪式在我院顺利举办

2016-07-06学生工作处

   2016年7月2—3日,中国心理学会广东省督导点在我院举行揭牌仪式。我院党委副书记安晓朋及钱铭怡、贾晓明、陈向一、贺鑫、卢宁、隋双戈、蒋平、程建伟、王鉴、王秋英、关亚军、林雄标等国内著名心理学者、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出席了此次仪式。会议由广东省督导点秘书我院学工处心理工作室老师冯雪晗主持。




   嘉宾们在揭牌仪式前进行了致辞,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和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钱铭怡教授讲到广东督导点是心理学会经过考察之后批准建立的,是旨在通过督导与培训提升推动本地心理咨询、治疗的规范化发展。深研院党委副书记安晓朋则表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将对其予以大力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承担社会使命。陈向一教授与贺鑫医师的讲话则提及“匠人精神”,勉励心理健康的服务人员应当守得寂寞耐得苦,方能柳暗花明。康宁医院林雄标主任代表深圳精神卫生中心刘铁榜院长也为新成立的广东省督导点送上祝愿,愿越来越多合格成熟的心理咨询师从这里走出,为本地心理咨询行业源源不断的注入力量。
   揭牌仪式上,钱铭怡教授和贾晓明教授分别为我院学工处心理工作室的李志伟老师和冯雪晗老师授予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广东省督导点秘书的证书。冯雪晗老师和李志伟老师将作为注册工作委员会在广东督导点的联络人,协助注册系统在广东督导点的咨询师培养等事务的贯彻实施。
    此次活动除进行了揭牌仪式外,还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学习讲座,包括贾晓明教授的《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钱铭怡教授的《注册系统注册标准》、《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工作的伦理简介》,陈向一教授的《中国心理咨询的本土化应用探索》,贺鑫医师的《心理咨询师的出路在哪里》及针对于深圳两位本地咨询师遇到的现实案例督导工作坊。
    各个讲座中,贾晓明教授的《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着重于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以精神分析流派为例讲述了中国现有的培训,工作坊与学历教育并存的心理咨询师成长途径,建议咨询师应当理性选择学习内容,持续接受有资质的督导,不断进步。
    钱铭怡教授则为大家深入解析了注册系统建立的意义、注册系统的人员组成、培养方案、注册与评审等内容。还特别讨论了专业人员加入注册系统的意义以及申请加入注册系统需要满足的条件。《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工作的伦理简介》讲座中钱教授还分享了伦理和道德的联系、我国的伦理守则主要涵盖了哪些内容,并通过现场互动讨论的形式共同品读伦理总则中有关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的意义。
    陈向一教授在《中国心理咨询的本土化应用探索》的讲座中沿着时间的脉络,对中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而有趣的回溯,简要总结了心理咨询在本土化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最后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方向。
    贺鑫医师在本次系列讲座的最后则采用对话形式,邀请深圳市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会长蒋平教授及几个有代表性的学员上台就“从业困境”与“我的资源”这两大主题进行分享讨论,围绕着探寻/梳理/准备/成为匠人总结出了咨询师的出路。
    同时,两天下午安排的实例督导工作坊将咨询师平时工作时遇到的切实问题搬上讲台,在与诸位专家的一问一答中,无论台上寻求帮助的咨询师还是台下的参与者都有明显的身心体验,收获颇丰。
    两天精彩而短暂的揭牌仪式暨工作坊虽然结束,但“匠人精神”播下精益求精的种子应当进一步发扬。相信广东省督导点在我院的建立能够立足我院并对全省行业进一步的职业化规范化提供帮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