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南燕的三剂良方——毕业生代表2016届财经新闻专业杜晨薇在北大深研院2016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6-07-02南燕新闻社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14级财经新闻班的毕业生杜晨薇。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与你们分享我的感受。
  我今天带来了南燕特有的三剂良方,专治迷茫和焦虑。我相信大家需要它。因为今天以前,在座的很多人都曾面临这样的时刻,或者说阶段。迷茫、彷徨、焦虑,对我们来说,就像个熟悉的老朋友。
  这三剂方子分别叫压力、机遇、人情味。或许有人已经默契地领悟了我的意思;也或许有人早已感受过它的疗愈效果。总之,它带给我们的是终身受用的东西。
  我在北大经历过两次堪称痛苦的焦虑阶段。一次是在本科三年级,我意识到自己离从小的记者梦想越来越远,却不得不面对一门不是特别喜欢的专业“伪善地”刻苦钻研。没有头绪,没有方向。
另一次则是在南燕。那是我第一天踏上南燕的土地,身旁送我来校的父亲看着校园里的高大乔木、周边的深山和空无一人的林荫道嘲笑我,算不算是被发配岭南。那一刻我有些慌乱,这里既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北大,而财经新闻专业更是令人陌生。我会不会后悔坚持我的记者理想?会不会跟不上新的学业?南燕会不会是我思虑不周的选择?这是我急于解决的问题。
  显然,我现在已经克服了这两次焦虑。不同的是,第一次焦虑的消除,依靠的是时间和自己不断的自我调试;而第二次,却是因为南燕这三剂良方,因为南燕的压力、机遇,还有,南燕的人情味。
  压力是治愈迷茫的第一副方子。在南燕有没有压力?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由于南燕大部分院系设有交叉学科,要把几个不同专业的课程揉在一起学,逼着你既要做一名好司机,又要做一名好裁缝。而对我来说,这意味着,从未接触过的财经专业和新闻专业这两个“重型武器”将同时轰炸我的生活。
  于是,我在南燕的日子变成了这样——上课走神一分钟,基本上就听不懂了;下课不赶紧冲到图书馆,文献也就借不着了;周末得当工作日过,英语当母语听。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小组作业,猝不及防的采访任务,还有接二连三的课程讲座……每周最好的休闲方式就是听老师们上课讲段子。“焦虑”这种费力费神的心理活动早就被消除的一干二净。
  从一开始被南燕这座快速旋转的齿轮裹挟着向前跑,到最后,自己已经能够适应并跟上这个奔跑速度。你可以通宵达旦地写稿子、写报告,把教材上的题反复做好几遍,在短时间内学会新技能,重新拾起荒废多年的口语……你的潜力在不断被激发出来。能做的,也越来越多。
  我要说的第二个良方,叫做机遇。对很多人来说,研究生生涯可能是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却也是令人焦虑丛生的一站。在过去的某个时间,你可能还在为你的学业焦虑,为毕业答辩焦虑,为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焦虑。幸运的是,南燕就像一个大家长,它懂我们的生怯和彷徨,倾其所有让你拥有更多实现自己的机会。
  就像我从没想过,会在南燕听到香港学者讲述的震撼人心的中国新闻史;没想到会屡次报道那些令人大开眼界的学术论坛;没想到能在国内最优秀的记者指导下真枪实弹的操练起来。南燕总是用它的大手,给你力量,把你推向新的台阶。
  这几年来,我们都在南燕整合资源的超强能力中得益——我们听过十几场甚至几十场国内外优秀学者的讲座;与许许多多业内专家近距离沟通和交流过;在多次重大活动和项目中锻炼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一次次尝试、犯错的机会中找到对的方向,找回曾经的理想。
  这第三副方子,叫人情味。以前在本部总听到老师批评我们是独狼,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是在南燕,我们更像是同住一个村的邻里邻居。一楼食堂、镜湖岸边儿,一到晚上就成了我们扎堆儿的地方。刚开学,是扎堆儿吃夜宵、聊八卦;学期中扎堆儿讨论小组作业,学期末扎堆儿复习。我们毫不介意把自己的资源拿来与人分享,更习惯于在团队作业中博采众长。
  因为南燕小,我们彼此的距离更近,我们更知道与人分享的快乐,知道共同奋进的力量。在这里,我们抛弃国籍、文化、性别、年龄的差异与冲突,敞开心扉地交真挚的朋友,聊海阔天空,也逐渐懂得了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共处、协作。就连跟隔壁学校的关系,也因为食堂共享,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
  今天之后,我们将要走出这座园子,失去它的庇护。虽然带不走它的一草一木,一丝一毫,却行囊鼓鼓,脚步沉重。这些年,我们早已从它身上汲取了足够的养分。它教会我们做人、做事;教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何面对来自国内国外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如何抛开迷茫与焦虑,坚定地面对选择。
  而我们留给南燕的,是抹不去的笑与泪;是不悔的青春;是成熟面对世界的勇气;是永恒坚定的信念。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本届毕业生向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所有领导、老师、工作人员表达诚挚的感谢,我们定不负母校的栽培和期望。谢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