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优秀毕业生系列报道】谭圣林:珍惜时光 不负生命

2016-05-31学生工作处

【编者按】又是一年凤凰花开,又是一年告别南燕。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校园内弥漫起毕业思绪。回首在南燕的日子,在艳阳高照的午后或是宁静如水的夜晚,镜湖旁、五四塔下,都是青春里最栩栩如生的印记。为更好地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同时通过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号召、鼓舞更多的同学,两办与学工处联合各学院推出“优秀毕业生系列报道”。  
  他是同学们心中的“学神”,他是传说中的“国奖帝”,他是手握CPA、CFA和律师资格证的“全牌照”选手,他是单身节派对hold住全场的主持人;他是“深圳爱之爱基金”的共同发起人,他是……他就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谭圣林。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满怀对世界的热忱,总是全力以赴地追求丰富和美好。谭圣林,这个乐观阳光的北大学子,在南燕有怎样的故事?


全力以赴,丰富时光

   2013年7月的清晨,伴随鼠标一声清脆的“嘀嗒”,一个满怀憧憬的年轻人扬起了嘴角。“我是当天8:00第一个冲进系统选宿舍的人!”说起入校前夕选宿舍的经历,谭圣林依然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他的心中一直有个北大梦。高中年级排名前三的他本有很大希望考入北京大学,但一次意外受伤让他错过了高三最后半年复习,最终他考进了中山大学。“人生的意义在于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灵魂。不论何时何地,都要珍惜时光,全力以赴,不负生命。”这个乐观拼搏的年轻人在本科期间连续3年学业成绩和综合成绩专业第一,连续3年荣获“国家奖学金”,最终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
   “我很早就知道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这是个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国际化校园,所以保送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其中的环境与能源学院。”这个校园没有让他失望,他也没有辜负自己的时光。在研究生期间,除了英语免修外,他所选的其它课程成绩全部位列专业第一,部分课程更是获得了满分的成绩。“知识丰富我们的认识,升华我们的灵魂。”谭圣林解释他好学的原因,“我们的老师治学严谨,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材料,让我们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我真的非常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北大的硕士教育中,传统考试不是成绩评定的主要方式,个人或小组形式的Presentation更为普遍,后者对观点理解与传递、团队沟通与合作等能力的要求更高。在环境与能源生态学课上,谭圣林带领小组成员做了一场精彩的展示,让在场的评委——汇丰商学院传播学老师Priscilla Young激动得鞠躬“膜拜”。
   丰富的硕士生活定然离不开科研。“研究生,尤其是北大的研究生,没有切实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是不合格的。”谭圣林的导师——环境与能源学院邱国玉教授在欢迎研究室新生时的话让他记忆犹新。在导师的勉励和培养下,他尽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仅在研究生一年级期间,他便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5篇为第一作者。在导师的支持下,他还成功申请并主持完成了一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基金项目”。“从学校到研究室,自上而下对科研的重视和支持都非常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才能取得一些科研成绩。”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和科研成绩,谭圣林在2013~2014年度荣获“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
   学习科研之外,谭圣林的身影也活跃在各类学生活动中。作为2013环工党支部书记,他主动联系2012环工支部,开展了“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徒步活动,成为“跨支部”联合活动的典范。他曾是深圳研究生院学生会外联部的成员,成功为“南燕鹊桥会”拉得赞助。他还是环境与能源学院学生会文艺部的成员,主持了“2013环境与能源学院单身节派对”和“越众-环能奖助学金颁奖仪式暨2014环境与能源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
   “珍惜时光,全力以赴,去经历,去体验。南燕,为我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自由独立,兼容并包

   谈及南燕三年最大的收获,谭圣林说是“自由独立的思维,兼容并包的胸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办法方针,意指学术研究与思想要自由包容,对北京大学优良学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精神沉淀下的氛围,让我们学会了自由独立地思考和判断,让我养成了开放包容的心态。”
   谭圣林所在的研究室每周定期召开一次组会,会议分为“学术讨论”和“热点交流”两个部分。“学术讨论主要是同学或老师介绍最近的研究进展,大家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完善成果。热点交流则是通过自由发言、演讲或辩论等形式就近期的社会经济热点进行讨论交流。三年的组会,不仅锻炼了我们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交流互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所站的立场,导向的行为竟会如此不同。近年来,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个体思想与价值也趋于多元化。在多样化繁盛的时代,我们要不惧权威,自由思考;不从大流,独立判断;不固不妒,兼容并包。”
   在思考环境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时,谭圣林发现,环境保护与治理在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投入不足,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环保的外部性特征。“秦老师(编者注:环境与能源学院秦华鹏教授)曾对我说,环境研究和环保治理具有公益属性。我就想,切实推动环保进步,理论和技术是保障,但同样关键的是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将外部性内部化,探索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为了实现想法,他在研二开始自学经济和法律知识。短短一年内,他通过了注册会计师(CPA)全部6科专业考试,通过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2级考试,并以430分的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当年全国48万考生,最高分441分)。毕业后,他将入职华夏保险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环境和新能源领域的并购投资。“我希望帮助环境领域的创业者和企业成长起来,为美丽中国贡献环境人的力量。”

善良·丰富·高贵

   在丰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同时,谭圣林更注重品格的锤炼。“饶毅教授告诉我们,要做自己尊重的人。我想首先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北大人当年不惜血汗,走在保家卫国的前线,正是对苍生的大爱与善良。”谭圣林一直热心公益,来到深圳后立即与当地爱心人士取得联系,并参与发起了全国首个关爱好人基金——“深圳爱之爱基金”。该基金后来协助瑞金市政府成立了“红都爱之爱基金”。利用奖学金,他陆续向基金会捐赠了4000多元。
   他对师弟师妹说:“做一个好人是基本要求,更要做具有丰富精神生活和高贵灵魂的人。当前流行物质主义,但一味向钱看的人生是贫乏的。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丰富自己的见识。比如,我喜欢心理学,自学并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我喜欢英语,TOEFL考了111分,获得了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BEC Higher)。这些不一定能给予我物质回报,但拓展知识和见解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还要尊重自己,也尊重每一个人。无论自己或他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保持自己和尊重他人作为人的尊严。”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过往,苦辣酸甜;苍茫尽处,云卷云舒。离别前,谭圣林满怀感恩地说:“我很庆幸走进了北大。在南燕的三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三年。祝愿南燕枝繁叶茂,师弟师妹青胜于蓝!我也将继续全力以赴,珍惜时光,不负生命,不负北大的期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