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守得云开见月明——记基层抗疫战中的北大身影

2020-10-22

责编:王可佳


转眼已到金秋九月。回望2020年初,新冠肺炎来势汹涌得席卷全球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扭转了疫情局势,我们的生活终于开始踏上了正轨。按下重启键,并不意味着疫情的结束。从病毒闯入我们生活的第一天起,防控常态化就是关乎我们正常生活的头等大事。从一线到基层,是数以万计的工作者在“细水长流”的工作中为我们筑起了坚实的铁壁铜墙。

在深圳,在北大,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深研院首批、深圳市第五批派驻隔离点工作组的抽调干部,从7月17日开始在光明区凤凰街道的雅乐轩酒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防疫工作。从每日文宣,数据审核,到协助入境人员检疫隔离,完善流程,他们一点一滴地将北大精神从校园带到了基层,把第一手的疫情防控经验与机制从基层带回了校园。借此机会,南燕新闻社的学生记者们特别采访了这其中的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丁嘉辉老师、团委书记左腾老师、校友办主管黄秀兰老师三位老师,聊聊亲身参与防疫一线的那些事儿,看看基层工作人员视角下的“中国抗疫”。

“到基层防疫中去”,让工作机制经得起实践的千锤百炼

初来乍到,适应隔离工作的复杂性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雅乐轩隔离点来说。光明区凤凰街道雅乐轩酒店是一个规模不大,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相对较为简陋的“要素不全”的“新生儿“,按丁老师的话来说,“这是在我们进驻前几天才建立起来的酒店,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没有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黄老师更是“低估”了隔离点工作的复杂性。“我印象中的隔离不就是免费上网14天,然后干点自己想干的事?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第一重考验是人的复杂。作为中转隔离酒店的雅乐轩,当时主要的任务是依据广东省和深圳市的防疫政策和法规负责对香港返回大陆人员实施“转运”和“隔离”,随后又根据要求负责对海外,包括韩国、北美和俄罗斯包机回国人员实施“隔离观察”。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但要考虑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更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生活起居等做好全方位的保障、监护和管理。

第二重考验是真实防疫过程中的常识储备。相比于在家里的自我防疫,群体防疫有着更为严格和复杂的要求。黄老师特意提到了窗户开闭这样的细节问题:“我们以前都不知道,隔离酒店的窗户并不是随意开关的,比如说一共有5扇窗户,它只有一扇窗户可以打开5厘米的样子。每个酒店在成为隔离酒店之前,就要把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完。”

第三重考验就是面对随时会发生的特殊情况。从7月8日至7月30日,香港新增确诊个案高达1852宗,比过去六个月里累计的1300宗多出140%,感染人数呈直线上升态势,且有接近一半个案至今源头不明,疫情大暴发的风险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深圳的入关隔离也变得“压力山大”,这种突如其来的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解决问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面前,驻派组老师和队友们选择了迎难而上。集结完成后,一行人马不停蹄进行了第一次非正式的“前线党小组”工作会议。能否给酒店隔离点提供一些好的建议?能否对管理工作做一个细致化的统筹?这些思考逐渐拨云见日。

工作开始之初,丁老师作为隔离点工作策划部署的总指挥,对整体情况进行了细致规划:首先和另外两位老师统一思路,努力完成学院交给的工作任务,不辱使命;其次,在工作中不忘北大人的精神,展现北大人的面貌;同时,要处理好与派驻地党组织及各级行政领导和专班同事的关系,谦虚好学,尽快融入到岗位中去;最后,明确工作要求,踏实肯干,服从安排。这样,内外齐上阵,雅乐轩的防疫准备工作拉开了序幕。

在任务分配上,丁老师负责团队的整体统筹;黄老师主要负责隔离点每日文宣、数据审核等常规工作,以及信息优化、动态更新等专项工作;左老师协助酒店隔离点做好入境人员的接收转运和解除隔离,协助完善酒店隔离点的一些制度和规范建设。三人为伍,各司其职,即使兵临城下,也不会乱了阵脚。工作效率优化方面,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处理。雅乐轩情况复杂,基础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免不了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高效高标准永远是第一准则。左老师提到:“我们把在工作当中碰到的问题和一些建议跟专班的值班科长沟通,再把这些事情落实到手册的制作当中,然后形成了一个管理工作手册”。为了方便每日统计,制定详细合理的工作规范,黄老师和队员们综合专班工作实际需要,精心设计了信息全面、简洁明了的“雅乐轩隔离点日报表”、 “房间基本信息图”,做到数字上墙,动态更新。最后除了基本工作规范,为了尽可能帮助入住人员掌握隔离点的基本情况,方便他们的隔离生活,工作组还适当关注对隔离人员的人文关怀。如修改了一版符合粤语阅读习惯的入驻须知,提供给他们基本的政策信息,让机制更加流畅。“比如说入境人员到了酒店以后,整个一个流程应该怎么样去走,大巴到了酒店门口,下车会有哪些事项,这些都需要紧密的配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合理的工作模式与机制的形成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在一次次实践改进中打磨。为了做到最优化,以丁老师为首的北大基层防疫小分队经常在私下探讨一些流程性的问题,经过理论与实践一次次碰撞,才使得隔离工作有序开展。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工作组第三天就进入工作程序,开始了独立工作。

众人拾柴,使“特殊时期的战友情”形成一条纽带

“我们都是战友”,在谈话中老师们不止一次提到了工作人员之间这种特殊的“战友关系”,它仿佛一条纽带,一边是繁琐复杂的实际情况,一边是井然有序的心照不宣。为了防止工作脱节,不同工作小组之间的交流、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黄老师负责的文宣工作就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取胜。“我去之前,其实文宣中使用的照片只有一两张,大家都不怎么拍。我去之后,每次微信群里都会看到大家分享出来的好多正能量照片,有些特别专注的人被偷拍甚至都没有发现。战友之间是可以亲密无间的分享的,这样我们的士气就被鼓舞起来了。” 在黄老师和队员的努力下,雅乐轩隔离点已然成为众多隔离点中的一道风景,并得到联络组同仁们诸如 “向雅乐轩学习,向北大学习”的赞誉。左老师也回忆道,大家的工作态度与团结的精神给了他很大动力。“我们从不同的单位集合到这里面,组成了一个酒店隔离点的工作专班,但大家之间的相互配合、目标一致性,令我十分难忘。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抱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包括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我日后的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专门的心理测评师,到专人专点的监控巡逻,定期走访,这条防疫“流水线”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在雅乐轩,大家都在向最好的终点做着全力冲刺。

虽然挂职一个月的时间,北大三人小组所体现出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雅乐轩酒店增添了一抹亮色,让驻地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丁老师说:“他们用‘想不到’三个字概括了对我们的总体评价:想不到北大的老师这么实干和能够!想不到北大的老师们对这些工作这么用心用情!想不到北大的老师们那么平易近人。”

“用心、细心、有心”是北大留给基层防疫的一张名片

和其他人一样,工作组在雅乐轩的日子多半是苦中作乐。工作上压力重重,生活上也面临很多不适。谈起工作时很少能看到家人,黄老师感慨道:“我们去了,那些好久没回家的人好歹可以有时间回家休息一下,见见家里人,像我们心里咨询师住进来,一个月都没回过家,别说没回过家,就连散步都不能走远,几乎就是全程住在隔离酒店。”枯燥封闭的日子不免会让人产生压抑的心里,黄老师便开始有意拉近大家的距离,让团队的氛围更轻松些。每当有人过生日,大家便会准备个小礼物;有人吃到了好吃的小菜,比如一日三餐的萝卜干,都会拿出来分享,私下里其乐融融的氛围也使工作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左老师也经历了很多令他一生难忘的事儿。“有一个珠海的邓老伯,很大年纪了,一个人住在里面又有基础疾病,是符合转运出去的条件的。但是因为转运需要申请,时间会稍久。老伯可能因为没有安全感,基本上每天每隔十几分钟就会打过来一个电话,我本身不懂粤语,但是每次接到他的电话,我都会尽力的尽量的安抚他,告诉他,待会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及时的联系他,工作专班每天也有给他送饭,表现对他的人文关怀。” 黄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印象中的一个隔离患者:“我们当时有一个重度抑郁的女孩子,有过两次自杀经历,来到我们酒店的时候一堆安眠药。如果这些情况不及时掌握,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每日一走访,花心思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成为了黄老师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外出工作,不仅代表的是个人,更代表了北大的形象”,丁老师在进组工作的第一天就给大家立下了军令状。细节决定成败,北大人的身份也变成了一种鞭策。

工作上的遇到的很多人,经历的很多瞬间他们仍然记忆犹新,但谈到自己,左老师却有着不同寻常的体会。“在这一个月里,我刚好在基层一线过了我的30岁生日。”今年的生日与往年不同,左老师在抗疫一线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经历了动荡波折的2020,经历了一线抗疫的点点滴滴,这个数字“三十”应该融入了很多不同以往的感悟。

不忘初心,基层是学习经验的大舞台

结束基层抗疫,老师们切身经历了一次思想革新。一个多月的时间,黄老师对基层工作有了更多的体会,“正是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压力与不易,才更应该珍惜、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左老师的这份感情中有对国家对党的信赖,也有对整个社会更清晰、更理性的认识,“我记得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比如说没有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觉得这句话的意义就是当你普普通通说出来,你不会理解到它的沉重,但切实体会了以后,你确实就会知道。”而同样作为党员,更是一名退伍老兵的丁老师,这份感情格外厚重:“我想我们每一位北大人在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时都应该有使命和担当,都应该义无反顾地选择投身到“保家卫国”的第一线工作中去!一生中能够成为一次这样的“逆行者”,我感觉非常光荣,也非常自豪!同时,通过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我们也能让香港同胞们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感受到制度的优势给他们带来的安全,这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和一名老兵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作为南燕之家的指导老师,这次经历给黄老师后续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启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们的心理建设,加强对北大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的培育是尤为重要的。而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下一步,左老师的打算就是把自己的经历和学校防疫工作结合起来。基层借鉴了高校的一些政策,反过来基层防疫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加强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们做出一些努力,切实把控好每一个环节。”抗疫小分队的主心骨丁老师也坦言:“深入一线,扎根基层,是锻炼和提高干部的重要手段,也是育人的重要平台。”

在防疫小分队驻点雅乐轩的两周后,8月4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安晓朋、人事处处长吴健生一行来到雅乐轩,为支援防疫干部及一线工作人员送去了问候与鼓励。安书记表示,感谢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用你们的汗水守护着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也非常感激市委组织部、光明区、凤凰街道以及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对我院三位抽调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作为北京大学唯一的异地校区,深研院与深圳这座城市紧密相连,通过这一次特殊的基层工作,南燕与这座城市产生了更深刻的连结,体现了北大精神在特区前沿城市的新内涵。

文/王雪

采访/林露佳

图源受访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