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无愧于信息时代——信息工程学院

2020-10-22南燕新闻社

责编:姚大伟


【编者按】

  大潮奔涌,风云变幻,40年弹指一挥间,深圳从南海边陲小渔村,跃升为GDP排名全国前三的全球知名城市。40年沧桑巨变,深圳高等教育更是从无到有,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出一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此,北京大学百年的人文积淀与深圳创新、创业,不断改革的城市文化,相辅相成,融合发展。近20年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日俱增的学生数量,不断壮大的师资队伍,创新发展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国际化程度,使北京大学在深圳这片改革创新热土上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值此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推出系列报道,通过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展示八个学院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丰硕成果和未来展望,在时光的记忆中传递北大精神的磅礴力量。


1CCA9

 

弹指一挥间,南燕办学已十八载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深研院最早建立的学院。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杨芙清院士主持规划了信息工程学院的创立和建设,并亲自担任创院院长,著名微电子科学家王阳元院士亲自担任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信息工程学院也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周岁。

回顾过往十八年的发展,学院执行院长张盛东教授表示,在深圳开办信息工程学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深圳的信息产业不仅在全国来看是最发达的,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和长远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当初的决定是很有前瞻性的。虽说“万事开头难”,但在深圳研究生院的领导下,在北京大学和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发展快速,在办学规模上已经成为深研院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开办以来,从未停下发展探索的脚步。学院总共开设了软件工程(2004-2009)、电子与通信工程(2004-2007)、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4-2009)、计算机系统结构(2003-2011)、集成电路与系统(2009-201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02至今)、计算机应用技术(2010至今)等七个专业,后期深研院学科建设调整,信息工程学院现保留开设两个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这次调整在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新安看来,由于信息产业是深圳的支柱性产业并且发展迅速,因此,这也是学院在建设过程中顺应产业需求,学科不断发展聚焦的过程。

信息工程学院立足鹏城,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发挥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融合深圳“开拓、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丰富资源;积极迎接国际化、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新的机遇与挑战。学院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为特色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德智并重,培养脚踏实地型创新人才

相较于本部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从 “信息工程学院”的名称就能看出学院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本部偏向于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而深研院依托深圳发达的信息技术产业,更加偏向于工程技术的研发和人才培养。张盛东教授将此差异概括为:北京“顶天”,深圳“立地”。

作为理工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以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创新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信工学子拥有宽广和坚实的知识结构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以创新理念设计开发新产品和从事跨学科研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相互学习的素养。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下,经过三年的锻炼,学院的毕业生足以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信息工程学院一直坚持创新发展,自2002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来,学院便推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改革。2004年创院院长杨芙清院士提议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增加《素质教育与前沿技术讲座》课程,作为必修课。该课程由讲座组成,内容涵盖职业道德、礼仪、语言表达、与人沟通和整合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撰写等。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三个能力: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行政老师杨柳谈到:“学院近年来引进多位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聘请国内外高校名师、产业界资深人士作为特聘教授,充实师资队伍,促进与本部相关学科的学习交流,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交流。鼓励在校生走出校园,参观了解前沿技术,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转化科研成果。”

对于学生而言,学院的创新改革也让他们受益匪浅。在信工学院毕业生蒋一峰看来:“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通过邀请全球专业造诣深厚的一批名师教授开设学术讲座,提供顶尖学府的交流机会,培养和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举措,逐步锤炼学生的研究能力。”信息工程学院的硕士生毕业要求每年都在提高,甚至已经高于本部同专业同学的毕业要求。蒋一峰认为,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最终反哺提升信息工程学院产学研水平。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浪潮中,信息工程学院虽然在产学研道路上高度结合,但对于学生创业是审慎且理智的。张盛东院长建议同学们:“读研期间应安心学业,最好不要考虑创业,待毕业之后再创业也不迟,一心二用通常不易成功。”并告诫有志创业的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要更加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如果研究生阶段在科研上取得创新的成果,那么这个成果就可成为创业最坚实的基础,成为通向成功的敲门砖”。

 

255EF

立足深圳,硕果累累

历时十八年的成长,学院已经由创院之初的10名学生、3名教职员工,发展成为一个在校生500多人,全职教师27名,教职员工80余人的学院,已经累计培养毕业研究生2000余名,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尤其是高新科技企业输送了大批信息技术高素质人才。

十八年来,信息工程学院在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方针的指引下,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拥有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分室、深圳市集成微系统科学工程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待建国家级)、深圳市云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薄膜晶体管与先进显示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信息论与未来网络体系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先进电子器件与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智能多媒体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深圳市TSV三维集成微纳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内容中心网络与区块链重点实验室、深圳三维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融合网络集成播控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氧化物TFT器件与集成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宽带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网络环境下的智能监控系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视频编解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半导体显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系列科研平台。截止20206月,学院获得的科研经费累计达4.85亿元。

信息工程学院结合深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研究方向,持续围绕学科建设与共性技术研究领域来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课题以及省、市、企业合作科研项目481项,在微电子器件与工艺、集成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数字多媒体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建立了厚实的学科优势。

学院部分研究成果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在相关领域重要的期刊及会议上发表,不仅在发表数量上有优势,而且始终保持论文的质量与水准。截至20206月,学院累计出版编著及译著11本,发表学术论文2005篇,占深研院论文发表总量的1/3;其中SCI/EI/ISTP共收录1728篇,占深研院SCI/EI/ISTP收录论文总量的40%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专利的申请与转化,专利数量屡创新高。截至20206月,申请发明专利840项,占深研院专利申请总量70% ,获授权专利344项,其中美国专利授权40项,占深研院授权专利总量的80%

学院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图像与视频处理孔雀创新团队在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方面的成果入选中国高等院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得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2020年深圳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已公示);智能语音创新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的成果获得2020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公示)。半导体显示与光电技术团队开发的先进显示和集成技术在企业获得应用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其中“集成于电视面板上的栅驱动电路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获2019年度深圳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新型薄膜晶体管器件与电路及应用”项目成果获2015年度深圳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学院积极邀请学术界与产业界专家学者来院交流访问,包括中科院院士、IEEE FellowINTEL成就奖获得者等等;IEEE全球副主席、IEEE教育分会主席、IEEE固态电路分会主席都曾到访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日渐深入,学院师生出境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到国外相关机构访问交流已成为常态。对外项目合作日益紧密,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以及香港应科院(ASTRI)、香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心(LSCM)、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SP)等研发机构均有良好的项目合作经验,并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荣刚认为:信息工程学院充分利用深圳信息产业发达的区位优势,面向产业应用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这对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毕业就业都大有助益。

 

1E64F

服务产业、奉献社会

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而信息产业是深圳高科技发展的排头兵,多个电子信息的细分产业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信息工程学院利用深圳的产业优势,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与产业互动,建立了一个科学研究与产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及科技服务的平台。

现今,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海思、中兴通讯、方正微电子、华星光电、龙腾光电、京东方、创维、联通、腾讯、Google(谷歌)、百度、迅雷、Oracle(甲骨文)、晶门科技、中兴集成、硅格半导体、北大青鸟集成电路、清华同方、元征股份、卓翼股份、艾科创新、深圳广信网络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一批科研成果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得到转化,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走势越发凌厉,创新技术不断转化,科技产品不停涌现,科技创新正飞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相信在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在深圳这片创新、创造、创业的热土上,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的高端人才,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为先行示范区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发明新知,引领未来。

(整理校对:卢志明、姚大伟;文/李薇薇;信息工程学院采访小组成员:李薇薇、葛建梅、刘梓茜、张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