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科学基金导航未来——我院2025年国自然集中接收期申请项目再创新高

2025-09-02科研处

文字:Lilly  |   责编:王琳

2025年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项目集中接收期评审结果,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B、C类)、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和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等10类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项目仍在评审过程中。

截至目前,我院今年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获资助直接经费共计2214万元。获批项目数较2024年度、2023年度同期增长率分别为40.0%和100.0%,直接经费数较2024年度、2023年度同期增长率分别为54.3%和186.8%。人才项目申报收获佳绩,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19项、面上项目19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1项;其中面上项目获批率为35.2%,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获批率为26.4%,均远高于全国平均资助率。

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的主渠道,以其学术层次高、评审要求严、社会影响大而备受关注。在这一代表国内基础研究最高水平的竞争平台上,我院科研人员展现出强劲的学术竞争力和科研实力。近年来,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和深圳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支持下,我院持续深耕基础研究工作体系化布局,把握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需持续解决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难题、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需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应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不同特征,不断在创新融合上寻求突破,在科技人才自主培育上夯基筑台。坚持“以人为本、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及早储备”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思路,始终将提升人才梯队建设效能作为高水平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启动实施了“接续研究学者——南燕特聘副研究员计划”,旨在及早发现、给予具有未来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科研人员关键支持,着力打造“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蓄水池”。目前该计划已资助了12位南燕特聘研究员,其中有3人获得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人获得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接续研究学者计划”的创新人才培育实施效果显著。

历年来,院领导及各学院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科学研究处不断优化服务,主动作为,针对项目指南研究编制要点、凝练关键事项(e.g.如何体现学术价值“五新”特质——探索新现象、揭示新机制、开发新载体、应用新技术、采用新方法),为科研人员提供项目申报服务保障。各学院也积极组织院内资深教授指导,帮助青年科研人员提升项目申请书质量。

近日,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强化人工智能跨学科牵引带动作用,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我院将积极落实相关部署,系统布局,深化AI4S科研范式革新,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培厚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辈出的创新沃土,力争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贡献更多智力与人才支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