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北大深研院与安踏集团共探产学研融合新路径

2025-09-02宣传与公共关系办公室

文字:林一凌、Lilly  |   责编:王琳

2025年8月27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下简称 “北大深研院”)与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安踏集团”)举办“北大深研院-安踏联合创新实验室”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座谈交流会议。会议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北大深研院党委书记谭文长,副院长、科学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田永鸿,新材料学院副院长童廉明,科学研究处处长史莉莉、学工处副处长王刚、新材料学院副研究员贺耀武等参会。安踏集团科研创新部高级总监王欣,科研创新部-创研管理部总监杨建祥,科研创新部-科研探索部副总监熊祖江,集团职能人力资源副总监庄炜鹭等企业代表出席活动。活动由史莉莉主持。

会议现场

谭文长代表北大深研院热烈欢迎安踏集团的到来。谭文长指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企业是出题人,高校是答卷人”的合作理念,北大深研院希望与安踏集团突破传统科技合作模式,围绕市场需求、国家重大战略及人类健康需求,共同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他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共建实验室、聘请企业领军人物担任实践导师等方式,将企业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让学生更早接触产业实际,缩短职业适应周期,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IMG_6028

谭文长讲话

田永鸿围绕AI4S发展、北京大学科学智能学院的建设情况、科研方向与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介绍。他指出,科学智能学院成立于2025年4月,是全球首个科学智能学院,学院聚焦三大研究方向:一是科学智能基础研究,涵盖AI生成模型、具身智能等领域;二是AI+材料研究,主攻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医药材料的AI驱动研发;三是AI+生物医药研究,探索虚拟细胞、靶向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此外,学院推行“拔尖创新人才体系化培养计划”,采用“科学导师+AI导师”的双导师制,引导学生围绕真问题开展研究。田永鸿表示,期待安踏集团提出真实科研需求,让学生参与难题攻关,实现“问题驱动式”创新。

IMG_5948

田永鸿作介绍

王欣介绍了安踏集团的发展规模与创新布局。他指出,安踏集团年营收稳居国内体育用品领域领先地位,在“运动健康需求提升”与“国产品牌崛起”两大趋势驱动下,安踏业务发展迅猛,未来计划通过与高校的深度合作突破同质化竞争瓶颈。他指出,运动鞋服研发涉及纺织工程、高性能材料、生物力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科技含量愈发凸显,而安踏集团的全产业链优势能为校企合作提供丰富应用场景。为推动合作落地,安踏已成立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打通“实验室技术研发—产业场景应用—规模化量产”的全链路。王欣期待未来与北大深研院在实验室共建、科研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国家重大课题申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IMG_6271

王欣讲话

史莉莉介绍北大深研院—安踏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她指出,自北大深研院团队赴安踏总部参访以来,双方已就实验室合作方向、团队组建等达成初步共识,此次活动为联合实验室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莉莉作介绍

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史莉莉与杨建祥代表双方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标志着校企合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签约后,双方代表共同合影留念,记录这一重要时刻。

微信图片_20250827143302_37_177

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后,两场主题报告进一步展现了双方的技术契合点。童廉明以“AI赋能的高性能烯碳纤维智能设计与先进制造”为题,介绍了新材料学院在纤维、碳纳米管等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团队搭建了AI闭环端到端平台,缩短了试验周期,可实现纤维材料工艺流程的全流程简单化智能化,并通过AI模型和数据分析,加速科学发现。他以高性能烯碳纤维为例,以AI赋能材料领域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为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持续深耕。

贺耀武介绍了其所在团队——孟鸿教授负责的有机光电研究中心核心科研方向与团队产学研合作模式。团队聚焦智能变色材料、短波红外光电传感器等功能材料及器件研发,采用 “企业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对接企业横向课题,以企业的具体需求为核心目标。贺博士表示,期待与安踏在运动装备的智能材料应用方面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df3c5fcc741538518115403990e7873c

童廉明、贺耀武作报告

此次活动建立在双方前期的战略互信、产学互联的良好沟通基础上,将为双方携手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高地提供强劲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