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与科学智能学院联合举办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动员会暨经验分享会

2025-10-27信息工程学院

责编:王琳

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2026年10月24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与科学智能学院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H栋105会议室成功举办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暨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学院教师与科研人员全面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体系与最新政策,提前准备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郝丹教授主持,邀请了多位国自然基金项目获得者/申报者进行经验分享,信息工程学院与科学智能学院的教师及博士后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会场图片

首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科学智能学院副院长杨玉超教授作动员讲话,他以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例证,阐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获批对科研人员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鼓励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提早准备、精准选题、注重科学问题凝练和申报书质量提升,力争实现个人科研水平和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双突破。

杨玉超作动员讲话

随后,科研处处长史莉莉聚焦竞争性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作项目资助体系解读与政策宣贯。她详细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的最新政策和改革举措;重点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青年科学家项目、颠覆性创新技术重点专项,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重大非共识项目、科学仪器与科学工具等项目定位、评审标准与申报要点;围绕交叉学部进行系统解读,从学部设立背景、资助现状、26年新增项目类别、未来规划布局等角度强化了未来相关科研人员向其进军的潜在可能性。同时强调了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对完善学院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整体科研能力、助力科研人员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史莉莉作项目资助体系解读与政策宣贯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郝丹教授结合2025年学院的基金申报与获批情况,介绍了申报要点与注意事项,分析了基金成功申报的关键因素,并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和博士后人员,在竞争性项目申报中做到两点:一是全力以赴,付出最大努力,撰写出高质量的申请书;二是提早做准备,在初稿基础上持续修改完善,提升申请质量。

郝丹发言

在经验分享环节,多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申报者依次进行经验分享。焦海龙长聘副教授分享了联合基金的切入点选择与申报心得;陆磊助理教授和苏钰淇助理教授结合面上项目申报经历,分别从前沿性与可行性的平衡、学科方向的战略选择、申请书逻辑构建与图表呈现等角度分享了实用技巧;吴旭磊博士后和黄辰阳博士后则围绕青年基金申报,从选题立意、文本打磨到细节检查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

图片获奖/申报代表经验分享

图片

在经验分享环节,多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申报者依次进行经验分享。焦海龙长聘副教授分享了联合基金的切入点选择与申报心得;陆磊助理教授和苏钰淇助理教授结合面上项目申报经历,分别从前沿性与可行性的平衡、学科方向的战略选择、申请书逻辑构建与图表呈现等角度分享了实用技巧;吴旭磊博士后和黄辰阳博士后则围绕青年基金申报,从选题立意、文本打磨到细节检查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最后,郝丹副院长对各位分享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无私经验传递表示感谢,并指出本次会议的基金委新政策、新动向解读,多位教师的经验分享,已正式启航两个学院2026年的基金申报工作。她强调,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科研服务,持续为教师申报各类基金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希望各位老师充分利用会上学到的经验技巧,提早启动、精心准备,在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力争取得突破,共同推动学院科研创新能级提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重要渠道,也是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力的集中体现。本次动员会暨经验分享会紧扣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方向,聚焦科研发展现状,谋划未来突破路径,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信息工程学院和科学智能学院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图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