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毕业季专题#选择#旅行家

2012-06-18南燕新闻社

旅行的意义

记者:戴维静 向显焱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与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比起十数载的读书岁月,关于旅行,我们是否缺席得太久?

小学每年一次的春游,寒暑假的全家出动,小长假与朋友结伴出行,抑或是毕业季的旅游嘉年华,看上去,我们似乎从不缺少机会“出去玩”。只不过,我们都清楚,旅行不是走马观花,亦非血拼购物,更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旅行是寻访心灵之感受,体悟自然之伟大,确定人生之意义的过程。如海明威旅居巴黎,若非用心用情之旅,怎可写出《流动的盛宴》里那般深远的文字。

如若此行,未曾用心,便终是辜负。

本文采访了两名80后的年轻人,他们不是“旅行家”,但他们带着真诚的心灵走在路上,在各自的旅途中,走走停停,十足是最认真的“旅行者”。

迟到的gap year

——韩龙,环境与能源学院2006级校友,2009年 穷游西部

在西方,很早就流行着一种名为“间隔年(Gap Year)”的说法:它是指改变你人生的一趟旅程。在年轻的时候,无论是在大学毕业,还是在工作跳槽的间隙,笃定地选择一次长途旅行,在看风景的路上同时看世界,寻自我,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2009年4月,韩龙无意间接触到“gap year”这个概念,自此,韩龙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用他的话说,从那时起,耳边就有了一个坚定的声音在回响:“你必须这么出去一次”。这种意愿将他从毕业前的焦灼忙碌中“拎”了出来,他停止了各种招聘会里的奔波,把旁人看来毕业生最紧要的事情搁置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很快,他静下心来,用大量的时间宅在宿舍里搜攻略、标示地图,在琐碎的准备工作里投入了他从未有过的热情与细致。韩龙还记得,当时周围很多朋友看他工作一直没着落,都比他还着急,6月份的时候还有朋友跑过来跟他说“韩龙,那哪哪在招人,你快去投投!”,韩龙听着温暖,却又忍不住继续卖关子。直到7月底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他才施施然昭告天下,朋友们这才恍然大悟,为之惊奇。

时隔近三年,韩龙依旧清晰地记得出发的日子——2009年7月31日。相对东部的城市繁华,韩龙内心则更向往西域的淳朴民风与原始风景,因此,他的旅行线路是这样的:自家乡郑州出发,首站西安,沿线兰州、敦煌、青海湖、拉萨,再辗转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大理,最后取道桂林返回深圳。

这趟西部之旅历时了整整半年,韩龙的行路标准是,每到一个地方一定待足了再走,不慌不忙----抵达兰州时,刚好临近中秋节,他索性就撕了张短工招聘广告,跑去超市推销了一个月的月饼。就像传说中最理想的穷游一样:在一个城市洗一个月碗,赚到足够的钱再游向下一个地方;最有意思的是,韩龙应聘推销员时并没有拿出北大硕士学位证----“呵呵,这个还是要低调。当时就拿了个本科毕业证,正好09年金融危机,所以混混就过了。”韩龙笑着解释。诚然,挣钱并不是打这份短工的唯一目的,在韩龙眼里,他更希望通过这份工作来亲近这座城市,认识不一样的人,体验最真实的兰州生活。很珍惜那个时候交到的一些朋友,直到现在都还常有联系。

在走过的这些地方中,韩龙对于敦煌、对于莫高窟的印象是最深的:

为了朝拜莫高窟的神圣,韩龙搭火车、转汽车,来到了敦煌这个与内陆完全不一样的城市。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广阔的沙漠,若非身临其境,完全无法想象沙漠之中惊现绿洲的感觉竟然如此奇妙。那段时间,韩龙总会转悠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不分昼夜。不是带着某种目的的游玩,只是想切身地体会这个城市的风土和人情,因为,不可能有预期,却有无法期待的惊喜。在韩龙的印象里,敦煌城市不大,从东走到西也就不到半个小时而已,但这里的人可谓是最友好的,常在迷路时遇到“跟我走吧,我带你去”的好心人。敦煌有一条绕城而建的护城河,清澈见底,常会见到老人临河垂钓,放着一旁闲置的渔网不用,只淡淡地闲坐在那里,看天,看水,气定神闲地等鱼上钩;原来,越是远离城市硝烟的人们越淳朴,那种情景,总会让人模糊地想起上古圣贤的风度。

当然,毕竟是现代城市,走进商业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市政府大楼,还有肯德基、麦当劳无处不在,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找到似曾相识的那份熟悉。站在曾多次受被盗之辱的莫高窟面前,那种历史的沧桑感,那种说不出的痛楚,这才发现所有的历史书和历史课都是苍白的,站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的艺术面前,那种来自于人类文明的震撼,非直面不可感受,非亲临不可体会。

阅历多的人,记忆就会跟着丰富起来:

韩龙记得大昭寺修缮寺庙时粉刷四壁的溶剂不是水,而是真正的牛奶,整箱的牛奶被一刀一刀地划开,纯白无暇……

记得在拉萨遇到两个已走遍中国的年轻人,他们的工作就是到合适的地方,开自己喜欢的旅馆……

记得在青海湖,那个把他免费从荒芜人际的湖边搭到小镇,又转身往回赶的小伙……

记得借宿牧民家,与曾是当地唱歌大赛冠军的兄妹俩一起做饭、看电视、唱歌,大饼就白菜的香甜意犹未尽……

记得某个寒夜,铁路修路队的工人主动邀请他住进了温暖的板房,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军用水壶里早已凝结的冰块,回想起昨日自己在外搭建的帐篷,不禁后怕……

记得青海湖畔磕等身长头的老太太,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她要去哪,但那种信仰力量的震撼却直达心底,每每想来,都觉唏嘘……

记得在西藏,被藏民对佛主的虔诚所感动和震撼,曾经连续数日独自坐在大昭寺门前的大树下,也不跟谁说话,只是冥想。直到有一天,自己也如其他信徒一样,向着大昭寺里的佛主真身磕了一百个等身长头,整整一百个,一个不落……

韩龙说,一开始决定走这么一圈,原不是为了收获什么,仅仅是觉得应该出去、必须出去,就毅然成行了。待到回来才发现,外面天高地阔,一个人的悲欢得失原来是这般微不足道的事情。渐渐地更加珍惜与朋友们相处的日子,珍惜一群人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激情;连带着,看待世事的心胸也广博了起来,以前最讨厌历史课,现在却如痴如醉起来,每每读到那些曾经触摸过的地方,就不再感觉历史遥不可及。

回到城市的韩龙表示,虽“又返樊笼内”,心态却今非昔比了,经历过风餐露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的他,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明白安定的宝贵。回归城市后,再度走进目不暇接的招聘会,才发现自己从容、淡定了很多。这样的改变让韩龙深觉惊喜,原来,走了个圈,转了个弯,自己却从未偏离航线。

当然,此行也有遗憾,韩龙说出发前朋友专门到寺庙求的平安签不知落在何处;自己之前对历史的储备太少,身临其境才后悔自己的无知;最后悔的,当然是没有再早两年出去走一圈。这是一场迟到却精彩的gap year。

那就待来日吧,韩龙说,等山花烂漫时,一定会重游西域的!

平凡人的呐喊

——陈果,汇丰商学院2011级学生,2011年7月骑行川藏线

陈果的故事,总让我想起那部台湾电影《练习曲》,即将大学毕业的男孩,为免日后回想过往时后悔,请假只身骑上脚踏车,开始了以高雄为起点的逆风向的环岛旅行;一同想起的当然还有那句反复出现的台词:“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是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青春,在陈果的旅行规划里,骑行到西藏,那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其实是他早在2007年就种下的梦想。那年,刚从高考的苦海解脱出来的他,在西藏林芝遇见几个从云南骑行至此的武大博士,母亲说“你什么时候也这么骑一次吧!”毕业了,应该做点什么,就这样很简单,陈果在来北大前的那个七月与另外五名川大毕业生一起踏上了骑行川藏南线218国道之旅。

这群来自大都市的男孩们一开始的想法很浪漫,骑行川藏线,为的就是享受那种自由翱翔的感觉,那种风餐露宿的洒脱,还有那种傲视群雄的霸气!但现实是-----210公里的崎岖之路,12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山峰,还有难以预计的高原反应……很明显,想要骑行川藏线,仅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陈果,这个来自连自行车都不多见的山城重庆,自行车零基础的他在第一次外出拉练时就如斗败的公鸡般丧气而归。

是以,他们浩浩荡荡的骑行川藏之旅身体素质训练在成都龙泉山展开了。龙泉山正坡7公里,背坡10公里,海拔上升400米,每次训练都骑四个来回共计1600米。陈果从只能推着自行车上坡,到可以不经停可以骑个来回,再到慢慢地与队友差距越来越小,能与前方队友形成一个队伍……万事开头难,五次龙泉山之旅在陈果心里,恐怕也堪比后来的川藏线了。

真正的第一次远行是熊猫国王之巅巴郎山,4600米的海拔足以让这群大男孩提前感受高原反应的震慑力。从成都出发,途经都江堰、映秀,泥泞的山路,废弃的汶川地震遗址,体能和耐力已经不算什么了,这一路上陈果他们收获的更多是心灵上的震撼。还记得那天下午4点多,男孩们早已筋疲力尽,考虑到可能无法在晚上6点之前骑至巴郎山公路最高点垭口,大家决定搭车上山。可是,一个与他们一起骑行巴郎山的女孩很坚决,“你们还有川藏线可以骑,但我能骑的只有这座山!”。第一次,陈果切身体会到之后在川藏线中不停地被印证的那句话:骑行的成功与车的价钱无关,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只取决于人本身的精神品质。

接下来这一个火辣辣的七月,整整29天,住五块钱一天的民房,人均1500元,这六个男孩最终顺利完成了传说中的骑行川藏之旅。也许在没有这段别样经历的我们眼中,骑行川藏很梦幻,很伟大,很牛逼。但陈果却说这只是一次属于平凡人的呐喊,“本来这趟川藏之旅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牛逼,但最后的感受却是,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哪怕在别人眼中你有多轰轰烈烈,但总有比你骑得快的人,总有比你故事多的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奇人,每个人都太渺小。”陈果给自己的这趟旅行下了这样的定义。

在陈果心中,骑行川藏并不代表征服自然,相反,在此过程中,看天、看地、看自然,他更加深切地看到了自然的伟大,看到了造物者鬼斧神工之手笔,因而心下更加敬畏。每年都有那么多人踏上骑行川藏线的征程,骑行,既是平凡人的胜利,也是平凡人的呐喊。他知道,这一路的顺利,一部分来自他们的勇敢,另一部分则来自上天给予的幸运:很幸运,没有出现高原反应,没有被半路遇劫;尽管在泥石流奇多的雨季出川却从未被砸中,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按计划到达目的地……

感激之余,回忆起路上的过程,陈果却表示乏善足陈。当初他们怀抱着闯荡江湖的勇气,期待着绝美艳遇出川,但事实上,这一路上,除了壮丽得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好河山,路途中并没有太多想象中的惊艳故事。大多数时候,是疲惫一天的骑行之后沉沉入睡,但陈果并不失望,正因为自己最多的感触变成了平凡和踏实,而非激动人心的牛逼。平实的川藏之旅让他明白,每个人其实都只是一个平凡人,每一项征服都来自于脚踏实地的积累,骑行如是,人生亦如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有毅力的人都可以完成这项旅程,川藏之行确实是属于平凡人的呐喊。

遵从内心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别人口中如何,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真正有话可说。出发前,不止一个人听闻他们骑行川藏线的计划后脱口而出“瓜娃子”,而这些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趁年轻时放开视野、感悟人生、敬畏生命是有多么的淋淋尽致。其实,人生就是一个爬山的过程,有形的山无形的山,而无形的山往往更加艰难。人生就是体验,做真正想做的事,不停地用心体会,感悟真谛。

在途中,陈果他们还遇到了一个年逾69岁的高龄老人,他独自一人逆行骑车,从新疆出发,途径西藏,目的地是四川。交谈中得知,他是一个退休的仓库管理员,一生平凡。对于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这样的骑行更多的原因来自于内心的信仰吧,和那些磕长头的信徒一样,这或许就是他一个人的朝圣之旅。看到老人骑行的画面,陈果他们除了敬仰,也有了另外一丝庆幸,毕竟自己,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做了这件事。

陈果特意提到了《搭车去柏林》一书中的话,“走一圈并不代表能使整个人有多大的变化,该有的社会压力、责任感依然存在,只是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感同深受。回来之后,一切又都归于平静,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地球照样围着太阳转。“一开学,便忙了个底朝天。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哪怕骑车的时候你再是向往自由,再是心比天高,一旦把你扔回到现实,很快地,你又变成了原来的自己。城市生活的种种欲望将你重重包裹,你不由自主地会去随着生活的节奏去共振。”钱还是要赚的,房子还是要买的,老婆还是要娶的,只是之前看得很重的一些东西不再那么重要了,心态相对豁达很多,人也更加自在。

陈果还有一句话让笔者记忆犹新,“在大自然面前,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如果有哪个人向你吹嘘他骑过川藏线,他有多牛逼,那我敢说他肯定没骑过,至少没有骑完。”是的,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在于证明你有多牛逼,而是体验,感受不同的人生,感知大自然的魅力。

下一个目标是登山,陈果希望能登一座珠穆朗玛峰那样的世界最高峰,不为证明自己的牛逼,只为感悟大自然的奇妙,发出平凡人的呐喊。做你真正想做的,找寻属于自己的精彩,发出不一样的呐喊。

后记

两个旅行故事,虽然两个主人公都是大大咧咧的男孩,但对于旅途,却都格外细心体味,收获的都是心灵的感悟,字字句句都能上升到哲学与生命的高度。直到现在,韩龙都还常会把当年的旅行日记翻出来,日久弥新;而陈果与他的朋友们回归城市生活后也都还时常回味当初的粗犷,而他们合著的《我去!拉萨—5000里川藏骑行记》也即将付梓出版。

在他们身上,思考和旅行确实做到了相得益彰,同时这也印证了法国思想家蒙田的一句话:“旅行在我看来还是一种颇为有益的锻炼,心灵在施行中不断地进行新的未知事物的活动。”与大家共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