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风度与深度的完美结合--贺卫方教授讲座有感

2005-09-16

9月15日晚,贺卫方教授刚刚踏入国际会议中心的礼堂,便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得知贺老师刚刚结束另一个讲座,晚饭只是在车上随意吃的一份炒面,在座的师生难掩心中感动,再次用掌声表达了内心的激动。

主持人吴丹红博士充满敬意,饱含感情地介绍了这位受到无数中国青年崇拜与喜爱的法律学者。大多数人对贺教授都只是通过舆论、媒体等媒介间接了解到的,而今,他就在我们眼前,同我们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他鬓角的斑白显示出他经历的沧桑,他眼神的深邃折射出他作为一名优秀学者的睿智,他充满磁性的声音传递出他散播知识的穿透力,他爽朗的笑又充分显露出他内心的坦荡和平易近人。数次的热烈掌声,远远不足以表达在座师生内心浓厚的情感,尤其是在听了贺老师那深刻广博、逻辑性极强、极富感染力的脱口讲座之后。

贺卫方教授此次主讲的题目是“法律教育再思考”。针对当前法律教育的现状,贺卫方教授提出了四个置疑:首先是法律教育结构,贺老师主要比较了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两个不同的教育目标:法律硕士是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人才,是实务工作者的主要来源;法学硕士则更多的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贺卫方老师表示针对这两者的不同性质,国家应该适量减少法学硕士的招生数量将主要精力倾斜在法律硕士这个主渠道上。其次是法律硕士的考试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硕士考试,是要对考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进行考量,国内目前的考试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弊端和不足。再次是讨论了保送生制度的合理性,是否仅仅因为保送生成绩好或者是学生干部就免试且占较高的比重,这样会不会相应的剥夺了其他人才实现梦想的机会?最后是大学自治问题。谁是大学的主人?要不要学术自治?这是两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贺卫方教授表示没有独立性和学术自治性的大学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而在我们国家,大多数的资源和权力都没有掌握在大学手中,考试、招生不能进行自我决定,大学的自治权处于被忽视状态。几个置疑,让在座的同学感慨万千。贺教授也提到了法律硕士的几大好处诸如可以增进不同知识的融合、可以形成各个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等,这大大鼓舞了在座的大多数法律硕士研究生。

最后贺教授提出,希望大家共同反思现在的法律教育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使中国的法律教育能够步入正轨。并且用毛主席语录中的一句话结束了讲座:“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讲座之后的惯例是同学们积极踊跃的问问题,针对大家的问题,贺教授用非常详尽和理论性的阐述进行了一一的解答,使大家受益匪浅。

三个小时的时间从未如此短暂,醍醐灌顶的“布道”使同学们意犹未尽。我们也相信,这个风度与深度在其身上得到完美体现的优秀教授、学者,他以后的人生,也会因他独特令人仰慕的人格魅力而无比的多彩。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5年9月16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