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南燕

首页 > 媒体南燕 > 正文

[深圳特区报]深圳学生写诉状 打赢跨洋移民案

2011-12-09

北大深研院国际法学院跨境辩护中心已受理4起美国移民案件,3起胜诉

 

  跨境辩护中心第一届学生团队。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小艳

“我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希望能帮我争取机会留在美国。”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法学院的Cecily Baskir教授收到美国一家法律援助组织发来的一位外国移民的法律诉求。得到当事人的确认后,Cecily Baskir将带领她的学生团队为远在美国的求助者打官司,争取合法权益。

 

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这将是该院师生接手的第5起跨洋移民案件,前面4起案件,2起直接胜诉,1起在中心和一位美国志愿律师的努力下最终获得胜利。

 

在校学生为外国移民打官司,而且胜率很高?这在国内没有先例。北京大学深研院国际法学院的学生用出色的表现征服美国法官,引发国际关注。

 

为在美外国移民打官司

 

这些案件都是通过北大深研院国际法学院跨境辩护中心完成的。去年成立的跨境辩护中心的创立者Cecily Baskir,以前期上课、后期实践的方式教育学生,并为国际法学院带来了“法律诊所”的理念。法律诊所是专门为无力支付高额律师费用的人提供无偿服务的法律组织,许多美国法学院的学生会通过这种诊所为别人提供法律服务。

 

跟美国的“法律诊所”一样,跨境辩护中心为国际法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在美国政府机构和上诉法庭打官司的机会。因为曾在美国移民局备案,所接案件多集中在美国移民法方面。

 

“移民上诉案件中,律师没有当庭辩护的机会,当事人的命运由诉状直接决定。”Cecily Baskir向记者解释了跨境辩护中心的具体运作模式:由美国一家法律援助机构向中心提供有法律诉求的案件,经当事人和中心双方确认后,在她的带领下,由学生团队进行前期的沟通、诉状的撰写等工作,通过美国移民局为拘留在美国的移民进行申辩,再由法官通过双方律师递交的诉状进行判决。

 

去年11月,辩护中心的首起案件写入历史。一位从小与家人生活在美国的非洲人,由于触犯了美国的相关法律而面临被遣送回国的危险。因为没钱支付高昂的代理律师费,在一审中,没有聘请律师的他只身来到移民法庭接受听证,二审如果再次败诉,他将直接被送上返回非洲的航班。濒临绝望的被告通过一家法律援助组织找到了Cecily Baskir,她立即带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法学院的几名学生帮他进行案件上诉,论证充分、逻辑严谨的诉状征服了美国法官,案件最终胜诉。

 

“我完全没有想到在世界的另一头,会有一群从未谋面的热心人,如此努力用心地帮我,最终为我赢得了留在美国的机会。”今年2月,这名被告向Cecily Baskir打来越洋电话,向她和所有学生表示感谢。

 

25页诉状改了十几次

 

跨境辩护中心的学生都是Cecily Baskir精挑细选出来的,每学期招收8-10名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国际法学院2008级学生张理宁就是其中一位。

 

这名年轻的女孩谈吐间有着不一般的成熟与睿智。今年3月她加入跨境辩护中心团队,在Cecily Baskir的带领下,和其他3名同学一起代理一起移民案件。一名墨西哥籍美国移民,因犯罪被一审判决驱逐出境,张理宁和她的同学们在二审中为当事人辩护,为他争取留在美国的合法权利。

 

“那段日子,我们经历了一段很‘煎熬’的过程。”张理宁告诉记者,除了案件的分析讨论、材料搜集等工作,她和另外1名同学有一项最重头的任务——诉状的撰写。诉状对案件的胜败与否有着关键的作用,需要找出核心的论点,用最专业、简洁的语言列举论点、阐述事实。此外,诉状在格式上要求很高,大到字数小到标点、注释都有严格的要求。

 

一切都是第一次,毫无经验可循。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和同学们消化了大量资料,并与客户进行前期沟通。客户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由于时差的原因,他们的每一次电话沟通都要在晚上11时以后进行。每次打完电话,还要再继续讨论和修改辩护策略,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最晚的时候凌晨三四点钟才能休息。

 

张理宁告诉记者,从初稿到最后成稿,这份25页纸的诉状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次修改。成稿后,Cecily Baskir教授会与同学们对诉状中的每一个字进行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力求诉状的逻辑更加严密,论证更加充分。

 

7月,正在美国一家律所实习的她收到案件胜诉的消息,当时她激动地向所有同事大声宣告这个消息。这段经历令张理宁对美国移民的法律现状也有了更多认识:因为面临被驱逐出境的移民大多被拘留在法律资源匮乏的地区,他们缺乏对美国法律的了解,很多人无法获得留在美国的合法权利。“当一个人因为我们这群中国在校学生的努力,而免受驱逐出境的境遇时,这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她说。

 

国际法学院的“实战”式课堂

 

如果说跨境辩护中心为学生们在一起起跨洋官司中大放异彩提供了平台,那么,国际法学院前沿的教育方式则为他们练就一身实操“功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全国首个引进美国J.D.法律教育模式的国际法学院,学生主要是中国人,而教师队伍则由美国哈佛、耶鲁等顶尖法学院著名法学教授、司法界著名大法官和杰出律师组成,他们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方式对学生全英文授课。

 

与普通课堂不同,苏格拉底式的课堂上处处是创新与实战。以跨国法律实务课为例,学生们被分为若干小组,采取大班授课和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课堂上学生们“惊险不断”,随时都有可能接受教授们冷不防的点名提问。课堂更像是一个法庭,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被要求要像在法庭上与法官交流的场景,自信而响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周一堂的“法律语境中的英语”课是另一个“战场”。课堂上,学生要面临模拟面试,模拟合伙人汇报、模拟辩诉协议等多方挑战。模拟法庭中,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代表上诉方和被上诉方,在模拟法庭上为各自的客户辩护,并争夺最佳辩护律师等奖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