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专题新闻 > 正文

【创客 校友】宋超:“反互联网”的社群式教育试验

2016-01-19南燕新闻社

【编者按】在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青春应该是一次充满探险的创业之旅。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精彩的人生需要尝试来装点,无悔的青春需要挫折来充实。今天,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奋力拼搏,为钟爱的事业挥洒青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发展过程,我院特推出“南燕学子创业专题报道”,也许他们的心路历程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宋超:
2007级中山大学管理学(俱乐部管理专业)和哲学双学位
2012级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美国法J.D.和中国法法律硕士
2012年创立北辰青年
 

 北辰学院YES GO行动有趣而神秘。
    从1000多名候选大学生中甄选21名,再邀请20多名职场白领和企业家,共同进行为期3个月的封闭训练营:每周2次,每次2天,同吃同住。

    在3个月内,学员们经历免费美食大Bingo之“户外竞技”、24小时为慈善组织募款之“公益实战”、筹备线上发布会发布一个人之“商业实战”、在山林生活2天1夜之“野外生存”以及表演三种剧目的“角色体验”等五大主题,最后一次端午节在厦门举行正式的毕业典礼。

 有人说,它是大学生白领版的“奔跑吧兄弟”,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版“Apprentice”(学徒),又有人说它像极了《死亡诗社》。
    创办3年来,人们对北辰的性质,误解也不断:有人以为它是一个大学生义工团,有人以为它是一个培训机构,甚至有人以为它是一个人才中介机构。
    在创办人宋超眼里,北辰要做的是基于人与人面对面深度互动的“反互联网教育社群试验”。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宋超,走进神秘的北辰。

采访者:首先感谢学长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北辰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吗?
宋超:北辰的定位一直都非常清晰:教育成长组织。它是一个公益组织,核心关注点是人与人的深度对话,组织形式则是包含了深层次互动的线下社群。这个社群的互动必须是面对面的,因此北辰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反互联网”的。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社群被炒得火热,但线下深度社群却很少人专心打造,因为它更费劲、更没有短期商业爆发力。做一个公众号聚二十万个粉丝打造圈子相对容易,把20个人面对面聚起来3个月时间还能保持高度归属感却很难,然而后者却更不应被忽略。北辰学院的模式也许是互联网最不可能颠覆的领域,人与人摆脱一切科技手段进行面对面互动,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失去的核心。换用流行的互联网思维来理解,北辰是在O2O的Offline这一难啃的骨头长时间深耕,并且打造出了独特的产品和模式。
 
采访者:北辰是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互动呢? 
宋超:首先是对话,深度的对话。与别人对话,与这个世界对话。

    北辰最开始做的就是对话性质的“真人图书馆”。我们邀请很多有趣的人,比如残疾人,流浪歌手,街舞演员、同性恋等,面对面地与学生们交流,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的生活。
    为什么选择对话呢?这与我经历有关。我本科毕业暑假曾经到云南的农村支教,我发现那里的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见识,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这个东西我们也缺,所有人都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缺少跟这个世界的对话,缺乏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
    另外辩论队的经历也让我体会到对话对人成长的意义。刚开始我认为辩论挺奇葩的,明明一个东西本来很复杂,非得把它说成正反两面,还必须分出胜负。但后来当真正开始辩论之后,我发现讨论的这个过程本身很有意思,结论已经不重要。而且辩论不会让你更偏激,往往只会让你更加清楚它比我们平时理解的更为复杂。总是从对方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使得你最后更全面地审视很多东西。慢慢地,消除很多偏见和许多价值观的冲突。
    第二点就是实践。光说不练假把式。对话应该是建立在实际交往之上的,具体情境中的直接经验才更有助于成长。于是北辰后来将实践融入到了项目中。我们每周都会发布不同的任务让学员们合力完成。比如“角色体验”环节,三个小组分别学习粤剧、话剧和肢体剧,有的组甚至自编自导,熟悉唱词、走位、描摹、练习,每一个阶段都是团队共同经历的。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能更加了解彼此,了解自己。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弥补了传统教育缺少的职业教育部分。我们希望学生能真正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去。我们跟企业沟通,将适合学生运作的部分包装成项目,然后招募学生团队在项目周期内提供解决方案或运营操作。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企业与学生的对接,他们在这其中学到的东西比实习接接电话递递文件要有用的多。
    北辰官网上的口号是“创造青年人对话与实践的一切可能”。对话和实践,就是传统教育里缺少的东西,也是北辰最关注的东西。
 
采访者:北辰学院都发生过怎样让你印象深刻的对话?
宋超:太多了。学生和企业家们现在感情的深度超过我想象。我们有一个任务是打卡,也就是在北辰3个月85天之中每天都要去讲述自己做了什么,即使你不在封闭营里面,你今天去做了什么和你的感受,你要跟大家分享。这个东西其实可长可短,你可以说今天很累,所以敷衍一下,你也可以长篇抒发自己的感悟。让我诧异的是,大家都非常认真对待这件事。时间刚过一半,打卡的字数显示已经过了40万字,这个是很恐怖的。我们另外一个常规项目就是复盘,就是大家坐下来用两、三个小时去反思。当时组建团队是怎么弄的?你看这个师兄是不是太强势了,没有听大家的等等。从中你会提炼出很多做事的、做人的东西,有很多深层次的讨论,每个人的反思让我都很感动。
 
采访者:北辰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它是如何维系下去的?
宋超:北辰本身没有造血能力,虽然参与YES GO行动的企业家们都是零报酬付出,封闭营的各种活动依然是个花钱的项目。整个北辰是我女朋友在运营,我只是个拿主意的人,她也是唯一一个拿工资的人。我们的经费来自于我3年来认识的10多位企业家,他们是各行各业的前辈。从15年开始,他们每年向北辰捐赠1万元左右作为运营经费,不图回报。我亲切地将他们称为“公益合伙人”。
 
采访者:北辰为什么能吸引这些合伙人?它为什么会成功?
宋超:不可否认,这些企业家有做公益的善心。但大家每一个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每一个人都是手头有着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无私而伟大地从事公益,必然不是一件长久和健康的事情。
他们为什么会参加呢?比如一些企业家,他们可以安排商业上的项目给学员们,让学生在入职之前,实战演练。而对于那些企业家,他们本身有很多想法,并没付诸实践,这里刚好有很多有想法有创意的大学生能帮他们实现,而且跟我们合作还能沾上公益合伙人的名声,这对他们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我切到了他们的刚需。

    我不指望他们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们也不会因为对我的认可,或者对一个公益的标签就来这。我就是要做到你来这就是为了实现你个人的私利而来的,我觉得这样的产品就是可信的。
    如果我们能设计出一个机制,这一机制推动每个人都服务好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要必须放弃一切才能去投身公益,而机制本身的运转却极大地推动公益的发展。如此,公益才真正能够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机制。
 
采访者:那么,北辰旨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宋超:很多人都在问北辰学院要培养怎样的人,在我看来这本身是个伪命题。“培养”是工厂的思路,旨在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产品;而北辰学院做的是“还原”:把传统教育中缺失的对话、交互和见识还原出来,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收获成长。

    我对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很失望的。他们就是以“流水线”方式培养学生,以“标准化”方式筛选人次,仅仅满足于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理念的传授。而我所认为的教育应该提供学生在现实与理论之间交错思考的能力,为他们提供超级广泛的见识、阅历,让他们了解和洞察现代世界运行的规律。
    北辰就在尝试一种还原教育的试验,尽管我自己本身很抗拒“试验”这个词,但我们希望能打造这样一种模式:建立在对话和实践为基础的深度互动之上,同时链接学校与职场,再创造一种健康可靠的公益模式来推动,在传统教育的系统外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助益。
    这样的模式不是工厂,而是一种教育生态,在这个生态里,有羚羊,也有老鹰。北辰做好生态,他们只管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