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扎根大湾区,深耕人才培养——走进南燕课堂,聆听每个课堂独特的故事

2023-05-29宣传与公共关系办公室

责编:王琳


【编者按】

立足当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紧贴“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的未来发展理念,扎根大湾区,深耕人才培养;展望未来,深研院致力于建设北大新工科的“南方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区域产业耦合的北大深圳校地协同创新共赢体。课堂,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媒介,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构建起从知识到人才、从传承到创新、从现在到未来的桥梁。

课堂发生在教室中的引经据典、纵观古今,发生在实验室里的言传身授、钻坚研微,发生在咖啡袅袅余香里的娓娓闲谈,发生在透向社会的困知勉行。深研院的课堂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发生自不同的学科,让我们跟随南燕新闻社记者的脚步,走进不同的南燕课堂,聆听每个课堂独特的故事。

1. 互动与创新,将技术理论应用于生活——信息工程学院张健教授特色课程《计算机视觉》

今年是开设《计算机视觉》课程的第四年,张健老师介绍,这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的选修课程,目前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工学院学生会选修这门课程,“可以算是选修课里面的必修课”。2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牟冲同学提到:“张健老师的《计算机视觉》课程在我们专业一直都呼声很高,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今年《计算机视觉》第一次作为大学城跨校选修课程开放选课,会有其他学校的同学前来听课,同时,张健老师也非常欢迎其他专业的同学选修这门课程。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6911.htm

2. 智慧教学法,让教育呈现新样态——走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生学院《化学生物学学生讲座》

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不能放松;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要求;毕业了就面临工作环境,学生化解从实验室到社会交往之间的不适亟需解决;然而,如何破解传统研究生课程中教学方法的困境?日前,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多位教师、助教与学生,探寻《化学生物学学生讲座》课程中的奥妙,体验智慧教学法为教育带来的新样态。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6833.htm

3. 从“眼底未名水”到“心中黄河月”——环境与能源学院邱国玉教授《上善若水》热点话题讲座

相比于专业课程的钻之弥坚,这堂课程的内容与话题似乎略显“不务正业”:从红树林的陆地化消退与乔灌草蒸散组分的学术报告,一路延伸至智慧海洋工程与国内游戏行业的跨平台发展趋势;从深研院的小小一隅出发,跨越粤港澳大湾区,跨越至舟山群岛,跨越至赛博空间。思维在不断地话题跨越中消弭领域的边界,感知社会的运转,又激发多元碰撞的火花。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6832.htm

4. 关注实践、激发思辨与数理拓展——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汤俊卿教授特色课程《地理数学方法》

在谈及《地理数学方法》这门课程的意义时,该课主讲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汤俊卿引用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早年间在学生中口耳相传的一句周一星教授的名言:“没有计量地理学的地理系,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地理系”来强调。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7291.htm

5. 理论落地,产学结合——新材料学院孟鸿老师特色课程《先进材料化学》

走进新材料学院,映入眼帘的是众多实验室和各式仪器。在G栋三楼,仪器运转的嗡嗡声和同学之间的讨论构成了奇妙的背景音,这栋楼里学习、讨论的每一位同学都曾修读或正在修读孟鸿教授的《先进材料化学》课程。自2014年首次授课以来,《先进材料化学》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它不仅是新材料学院的研究生们的必修课,也是多次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的热门课程。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6857.htm

6. 科学与艺术共生,严谨与智慧相融——汇丰商学院特色课程《商业模式研究》

透过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大楼767室的大飘窗,深圳大学城的美貌尽收眼底。这是魏炜教授的办公室。15年来,魏炜教授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魏朱商业模式理论”在这里孕育、发展,日臻完善。以此为根底,魏炜教授开创《商业模式研究》这门特色课程,将一套科学严谨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论传递给一届届学子,为汇丰商学院这所“商界军校”实现“培养有领导力、有自制力、有远大视野的商界领袖”之目标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6688.htm

7. 春风化雨碰撞出思维火花——南燕国际化教学精品课程之国际法学院《合同法》

两个十年,北大人一路向南,来到深圳这片开拓创新的沃土,生根发芽,顽强生长。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北大深研院”)作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一环,广纳四方贤才,形成与校本部差异化、学科互补的发展之势。在北大传承百年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光荣传统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术精神的基础上,北大深研院探索出“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的办学方针,描绘了“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人才培养蓝图。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7287.htm

8. 未来之后,AI其先—— 信息工程学院田永鸿老师首开课程《AI for Science导论》

2022年12月4日,一场集结了诺奖得主、中国两院院士、诸多名校教授和产业精英的“未来之后——AI4S鹏城学术论坛”在线上热火朝天地举行,有超过二百八十万人次的听众在线聆听了精彩的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亲自策划、组织了这场学术盛宴并担任论坛联合主席。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评价道:“在深圳这片热土探讨AI for Science,能够链接全球顶尖学术资源,建设AI牵引的学术生态,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合力,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推动广东省构建教育支撑创新、科技引领产业的融合共进新模式提供不竭的源头动力,意义深远。”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7292.htm

9. 【走进课堂特辑】日本文化沙龙| 我在北大课堂品尝东洋之味

11月7日晚,秋夜微凉,汇丰420教室中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色锅碗盘碟,等待着各位选修“日本文化和基础日语”课程的同学。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我们有幸走进这场远渡重洋的课堂,在一声声こんばんは(晚上好)的问候声中,与熊添哲男及其夫人熊添真知一起用玉子烧、铜锣烧、清酒、抹茶等日本特色饮食沉浸在一场舌尖上的饕餮日本文化沙龙。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6854.htm

10. 【走进课堂特辑】德国文化沙龙|从德国到中国:我所经历的文化差异

11月24日晚,静悄悄的E栋一层公共教室时而飘出一些复杂的德语词汇,这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德国留学生芈拉(Mira Rudolph)身着德国南部传统服饰Dirndl站在讲台上,主持一场德国文化沙龙,向选修《德国文化与基础德语》的同学们分享她在中国和德国的生活,介绍德国文化。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愈加频繁,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在学习交往的同时似乎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为当地带来新鲜的人文元素。6年前,16岁的芈拉加入了这支愈渐庞大的浪潮,只身来到中国,开启了她的异国求学之路;6年后的北大校园里,芈拉向大家分享她所感受到的中德文化差异。

全文链接:https://news.pkusz.edu.cn/info/1004/6859.htm

11. 【走进课堂特辑】广式早茶文化|南燕国际生得闲饮早茶,食佢食

2023年3月8日至3月9日,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通识教育中心的组织下,本学期已重返校园开展线下授课的22位国际学生,共同体验了从餐桌礼仪到茶点的名称、来源与制作方法的广式早茶文化。走出教室、走进茶楼的中文课,带领同学们讲中文、吃早茶,与老广们并桌而坐,与中国文化亲密接触。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O_AoD463YPkSxxhs_I4Xw

12. 【走进课堂特辑】薪传中华千年文化之我在南燕穿汉服、学茶道

一袭汉服,魂牵千年的情;一杯清茶,薪传古今礼仪。2023年4月16日,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通识中心主办的汉服茶道文化沙龙在学生活动中心顺利举办。通过穿汉服、习礼仪、学茶道、诵经典的方式,加强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Ftl2XM_3s8Y05777sip7w

编辑:王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