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南燕新闻社义工小组社区服务周年纪事

2012-10-18南燕新闻社

              每张图片背后都有一个深圳的故事
   10月17日,南燕新闻社与留学交流协会共同举办了以“社区服务、平民教育、义工精神、北大风采”为主题的“南燕风采图片展”。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栾胜基来到活动现场观看图片展,并对同学们的义工活动表示支持、鼓励。



  上午10点,13块精心布置好的展板出现在了食堂一楼门前,照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志愿者团队介绍和志愿者风采,主要是义工志愿者在活动中的留影;第二板块是志愿活动的介绍,如义工组织为富士康工厂员工开办的电脑课、英语课等;第三板块是清湖社区的介绍,内容包括如下方面:清湖社区的地理环境与建筑、街头巷尾的底层劳动者人物特写、外来务工人员的宿舍、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等。在现场,布展的义工在耐心地给观看的同学讲述了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
  “同学,你可以看看这张图片,你看每个椅子的脚都要靠在同一条黄线上,并且工友只能坐凳子的三分之一,工厂里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工人保持精神,但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保持这样的姿势工作是相当辛苦的。”一位义工这样给一位同学如此描述一张图片,那张图片是有关工厂里生产线上工作状况的。

  “这张照片相当梦幻吧,这些从头到脚都包裹严实的人是在一些特殊车间工作的工人,平时是不可能在室外的,那为什么在室外呢,那是因为那天消防演习,都出来了。当时一位工友就觉得很有趣,用手机拍下来了。虽然有点模糊,不过还是相当有震撼力的。”一位同学指着一张图片问布展现场的义工,义工把图片的故事和拍摄来源讲了出来。
  “这张图片中的一家三口就是我们一位关系很好的工友的一家人,他在深圳工作了三四年了,现在终于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把老婆和孩子接过来深圳生活了。传统一代的农民工,由于种种体制问题,他们的家基本都在农村老家,家庭的劳动力与家庭本身是分隔两地的;但在新生代青年农民工中,他们是有很比较强烈的‘留在城市’的欲望的。”在介绍“工人的家”这一展板旁,一位义工说起了图片中主人公的故事。
    图片展中有关工业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与工作的内容共有八块展板,其中一块展板叫“一夜三餐”,这名字让观看图片展的同学很疑惑。
   “机器本身一日24小时是不停的,只能由人去适应它,有些工人是上夜班的,对于他们来说,日夜就是颠倒的,白天是睡觉时间,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普通人的晚饭他们是‘早餐’,普通人的夜宵他们是‘午饭’,而普通人的早饭就是他们的‘晚饭’。”
    一位在场义工通过这样以上的回答解决了同学的疑惑。

    图片展持续了4个小时,期间有很多学生询问照片的内容,并且表现出了对深研院这一义工组织的浓厚兴趣。到图片展结束时,来自各个不同学院的数十人要求加入义工组织。
                      持续一年的社区服务工作
    这次图片展的内容依托南燕新闻社义工小组这一年来在深圳市宝安区一个社区开展公益培训性质的社区服务工作。该义工小组是北大深研院内自发组成的专注于社区服务的兴趣团体,目前组成人员主要为北大人文学院的学生,主要针对青年外来工提供志愿者服务活动。
    “真是眨眼间就过了一年了,很多学校的志愿者活动都是‘一次性活动’,而我们选择长期的在一个社区做志愿活动,并且坚持了一年,一方面是那边的社区工作站和图书馆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其实是,在活动中与青年工友建立起的那份感情,让我们舍不得走啊。”义工小组的一位负责人谈起这一年的感受如此说。

     据了解,南燕新闻社义工小组团队的公益培训内容相当丰富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疯狂粤语、趣味英语、生活摄影、职场人际关系讨论、男女性别关系讨论,并每周开设知识讲座。活动主要选择在周六、日开展。

    对于他们的公益培训活动,曾经也有校内的同学提出许多的质疑,如“我们有水平教育社区内的人吗?”、“我们的培训工作真的能提升他们的能力,改善他们的现状吗?”。面对这些质疑,义工小组的另一位负责人谈到,“我们的公益培训活动,学习是最主要的一个功能,而这种学习的对象是一种有关城市生活的综合知识,并不是侧重于某一种职业技能。除了学习这个功能,公益培训活动本身也是一个让青年工友互相交流和帮助,搭建生活网络的平台。只有持续地长期地去做社区服务,才能搭建起这种平台。”
     据义工小组的活动记录统计,累计开设电脑班、白话班、英语班、摄影班50余次总计约100个小时,培训学员800余人次,并且于今年元旦和五一劳动节两次组织培训班的学员到北大园区游览参观。另外,从今年6月开始的每周知识讲座,也涉及了许多主题,如性别平等、生活工资、幸福心理学、美国文化、深圳历史、农村发展、社会保障等。一位组织知识讲座的义工谈到,如农村发展这种主题并不是只有专家学者才能侃侃而谈,青年农民工朋友也是有很多自己实在看法的。对于农村如何发展这一问题,他们可能有更独到的见解,因为那毕竟是他们心中最牵挂的地方。(文:唐伟锋 王林丽 图:慈恩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