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年前,基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十年来,深圳研究生院依托北大,立足深圳,建立了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国际法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搭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平台,聚集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全新的办学机制,逐步成为扎根深圳的北京大学研究型国际化校区,北京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深圳研究生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关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的深圳市、北京大学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征程十年,走向世界。站在新的起点上,南燕新闻社约访各学院院长及副院长,就北大深研院各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约访内容整合为《院长访谈录》,记录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历史,描绘未来发展宏伟蓝图。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院之初首批重点建设的五个学院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信息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目前,学院在“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的方针指引下,努力在学生培养及教学方式上求新求变,开创属于南国燕园独有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力争成为一个对科学和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业界知名的信息工程学院。
南燕新闻社: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九年,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建院时的设想,以及建院的过程吗?
张盛东:学院成立于2002年,几乎是与深圳研究生院一起建立的。 在深圳建设信息工程学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深圳的信息产业不仅在全国来看是最发达的,而且在国际上也都有很强的影响力。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当初的决定是很有前瞻性的。虽说“万事开头难”,但在建院的过程中,学院在深圳研究室院的领导下,得到北京大学本部和深圳市的大力支持,成立很顺利,发展也很快速。事实上,目前学院仍处在这种快速的发展进程中。
南燕新闻社: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有哪些重大事件对学院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张盛东:我得说我们学院在创立之初工作就做得就很扎实,为学院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计算机软件科学家杨芙清院士亲自担任创院院长,微电子科学家王阳元院士亲自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他们在创院初期的推动和布局非常到位,这使得学院一开始就走向了稳健而快速的发展轨道。而且,在他们的影响下,学院吸引来了很多优秀的教师。中间还有很多重大事件,就不一一列出了。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深圳研究生院提出了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我们学院也积极响应,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南燕新闻社:目前信息工程学院在招生,就业状况如何?
张盛东:目前我们学院每年招生时,报考的人数远超出计划招生人数,一般都超出五倍左右。这使得我们的生源非常优秀。在就业方面,因为信息产业总体来说仍然还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南燕新闻社:我们的学生与其他学校同等专业学生相比,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张盛东:说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我们拥有北京大学的平台,北京大学在信息学科方面的研究积累本身就很有实力和竞争力。而且,在深圳的学生除了做学科上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外,借助深圳的信息产业优势,学生有很多机会去直接参与实践。因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其他相似学院的学生要强。这一点也直接反映在我们学生工作面试时的受欢迎程度上。
南燕新闻社:通过资料了解,信息工程学院已经建立了许多实验室,能给我们大致介绍下这些实验室的成果吗?
张盛东:我们的优势主要在应用研究方面。这方面的成果很多,我们的集成微系统科学工程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在2009年度深圳市组织的市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另外,我们学院目前申请的专利数和授权专利数要占到整个深研院的一大半。学院目前所取得的专利中已经有十几项转让给公司,有的专利还处在申请阶段。
南燕新闻社:信息工程学院在交叉学科,以及前沿领域方面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具体有哪些成果?
张盛东:促进交叉学科方面的措施有很多,比如微电子专业与光电子,新材料等几个研究方向结合起来进行的相关研究。我们学院将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展开合作。举个例子,上述几个学院合作开展的有机薄膜电子器件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学科交叉研究。
把握学科前沿对于我们学院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信息学科发展很快。首先,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信息学科最前沿的成果和动态都会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发布,所以我们一直积极鼓励老师和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外,在博士生培养环节,我们要求博士生毕业的成果必须达到国际水准。具体操作上,我们借鉴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标准,要求博士生必须在本领域的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才可申请答辩。
南燕新闻社:信息工程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及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有什么样的独特之处?您希望您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能获得什么的能力与素质?
张盛东: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内部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完全根据各个具体研究方向与专业设置的特点,给老师充分的空间去自由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去因地制宜地设置课程和讲授方式,而不是由学院出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研究生在做选题的时候,往往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为接下来找好工作的资本,这可以理解,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在我看来,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是能力培养,尤其是学会怎么去发现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第一步。我们要创新,首先要能够发现现有的东西有什么问题,问题找到了,才可能有所创新。在发现问题之后就是如何解决问题了,这两种能力非常重要。这两种能力一旦具备了,即使以后转行去做别的,也一样可以做的很好。
南燕新闻社:能谈谈信息工程学院是如何利用北京大学相关学科的丰富积淀的吗?又是如何使自己富有特色?
张盛东:在信息工程学院建院之初,北大本部的诸多学科给这里提供了最大的帮助,也正是因为有北大本部如此雄厚的实力使得学院的发展很迅速,很顺利。
我们目前尽量做到能和北大本部的研究形成互补。整体来看,北京本部的特点是基础研究很厚实,而我们在这里则更贴近产业。并且,信息学科内部可做的东西非常多,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尽可能与本部形成互补,并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北京大学整体信息学科实力的增强。
南燕新闻社:处于深圳这样的一个特殊城市,在您看来,这种地理优势对于学院和学生的发展,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张盛东:深圳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学院在这里给学生的影响之一就是创业的精神的激发。在深圳,学生可以接触很多企业和公司,以前学生总会觉得创业是很遥远很艰难的事情,但在这里,学生通过接触和了解,开始明白创业是怎么样的。深圳的创业氛围对学生影响很大,在前几届毕业的学生中,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很高。
在深圳这样的独特氛围下,科学研究往往会走出去与企业结合。事实上,在深圳,即使不走出去,企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谋求合作。
南燕新闻社:目前国家对信息科技产业的投入力度非常大,也出台了很多实际措施。面对这样的利好背景,学院有什么样的计划来把握这样的机遇?
张盛东:的确如此近年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现在和将来我相信信息科技和产业的大形势会一直很好。对此,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比如学院的规模还是不够大,发展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此外,我们仍然要通过大量招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根据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把握机遇,成立新的专业。通过新专业的建立,学生的规模也会相应增大。这样学院就会一步步壮大起来。总之,在未来几年,不管是在科研,还是学生培养方面,我们学院都会再上一个台阶。
南燕新闻社:打造国际化校区是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理念之一。信息工程学院在推进国际化,与世界一流接轨方面有什么样的见解和努力?
张盛东:国际化是什么,大家的看法很多元 。就我们学院来说,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具备海外知名大学学术背景的占到百分之七八十。而且在未来,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会扩大对留学生的招生指标。我认为,国际化最重要的前提是我们的学术水平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毕竟学术水准才是衡量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指标。为此,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任重而道远。
(文:王南南 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