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学院陈语谦团队成果荣获2024年度“深圳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
2025.03.312025年3月21日,2024年度第四届“深圳人工智能奖”评选结果揭晓,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陈语谦课题组凭借“基于人工智能构建世界最大中医药数据库TCMBank”项目荣获深圳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该奖项由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颁发。
2025年3月21日,2024年度第四届“深圳人工智能奖”评选结果揭晓,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陈语谦课题组凭借“基于人工智能构建世界最大中医药数据库TCMBank”项目荣获深圳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该奖项由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颁发。
电催化是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化与减碳减排的关键技术。电催化反应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并且和环境中的物种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工况下的活性相结构,活性相结构搜索的传统算法存在条件依赖性,无法适应无序和动态结构的不足,这需要发展新的研究范式来实现...
全球4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1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世界50%财富聚集在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枢纽,正面临交通碳排和污染的挑战,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城市和港口运输,探究港口城市交通运输的减排路径,已成为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问...
开发高性能无钴高镍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实现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关键。然而,高镍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常面临晶体结构退化和表面副反应活性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针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通过联合运用多种先进表征手段,首次系统地揭示了...
构建稳定的正极电解质中间相(CEI)是实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性能突破的关键技术路径。然而,由于CEI 的形成涉及电解液与正极材料之间复杂的不可逆电化学反应,其具体形成机制至今仍缺乏系统性理解。现有研究表明,阴离子在CEI 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主要...
新材料学院肖荫果团队在长程阳离子无序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新材料学院潘锋/杨卢奕团队在研发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的玻璃态电解质取得进展
AI4S赋能材料计算,新材料学院郑家新团队在机器学习势场与锂金属负极研究中取得重...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中心李子刚/尹丰课题组研究成果入选Chemica...
城规学院洪松柏助理教授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文揭示中国自然土壤氧化亚氮排放...
新材料学院王明超团队在Angew. Chem.发表研究成果:二维共轭聚合物电子传感器取...
北大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赵庆贺团队在锂电池正极钴酸锂表面构筑稳定晶格氧提升循...
北大深研院AI4S交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秦华鹏课题组提出多尺度隐自回归时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