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学院肖荫果团队在长程阳离子无序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5.05.14近日,新材料学院肖荫果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4)上发表题为“Long-range cation disorder enhance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n Mn-rich layered sodium cathodes”的文章。该工作主要采用中子散射方法系统研究了富锰基层状氧化...
近日,新材料学院肖荫果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4)上发表题为“Long-range cation disorder enhance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n Mn-rich layered sodium cathodes”的文章。该工作主要采用中子散射方法系统研究了富锰基层状氧化...
全固态锂电池是未来高性能储能和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因此设计具有优异离子传输、宽电化学窗口和避免锂枝晶生长与电池短路的固态电解质是开发先进全固态电池的关键。
近期,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郑家新课题组与深圳屹艮科技合作,开发了耦合电荷的矩张量势(Moment Tensor Potentialwith Charge, QMTP)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实现了对锂金属负极界面上发生的电化学和化学反应的分子尺度动态解析。
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中心李子刚/尹丰团队于2024年发表在顶级期刊Chemical Science的论文“A pyridinium-based strategy for lysine-selective protein modification and chemoproteomic profiling in live cells”(DOI: 10.1039/D3SC...
自然土壤是重要的氧化亚氮(N2O)排放源,但其时空动态和驱动因素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亟需研究以促进我国温室气体收支的准确核算。近日,北京大学洪松柏研究团队基于319条实地观测数据,并结合机器学习,系统评估了1980~2022年间中国自然土壤N2O排放的空...
近日,新材料学院王明超课题组联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及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成功开发了一种具有方形晶格的给体-受体型二维聚亚芳基亚乙烯(2D PAV)材料。该材料展现出电子主导的传输特性,能够在室温下高效检测二氧化硫(SO₂)...
钴酸锂(LiCoO2,LCO)是首个且现在一直在手机等消费电子商业化应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但随着对LCO材料容量需求的提升,其在高电压(>4.55 V vs. Li/Li+)下的容量衰减问题愈发突出,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造成容量衰减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可逆的...
随着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加剧,城市内涝风险日益上升,亟需一种快速、精准、具备高时空分辨率的内涝临近预报方法。尽管深度学习(DL)方法在时空建模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两个主要挑战:其一,如何准确捕捉复杂内涝系统的多尺度、非线性的时空依...
我院赵鹏军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北极航道将重塑全球海运及其...
新材料学院潘锋与合作者在《先进材料》发文总结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界面性能提升的机...
我院赵鹏军和张浩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中国城市电动汽车超级充...
Soojin Roh助理教授合作论文在CAIS发表,探讨情感的数字语言
新材料学院潘锋/杨卢奕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上报道调控电解液提升锂电池正极钴酸...
新材料学院郑家新/许贤祺团队新进展:质子对层状LiNiO2表面杂质形成过程的影响
汇丰商学院汪意成助理教授独作论文在Management Science发表
新材料学院邹如强/高磊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报道全固态电池锂枝晶调控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