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李挥教授课题组在计算机网络顶级期刊JSAC上发表学术论文
2020.03.12近日,信息工程学院李挥教授课题组在计算机网络方向顶级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JSAC) “网络虚拟化关键技术”系列专刊第五期上发表了题为“Tuple Space Assisted Packet Classificat...
近日,信息工程学院李挥教授课题组在计算机网络方向顶级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JSAC) “网络虚拟化关键技术”系列专刊第五期上发表了题为“Tuple Space Assisted Packet Classificat...
超疏水材料是疏水角超过150°的疏水材料,因此具有独特的润湿性能,可以大幅降低水滴的粘附性能,在自清洁、防结冰以及水中减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超疏水性能的实现大多需要微纳结构及低表面能有机材料...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小型电网储能等方面的应用,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一环。与目前商业化的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
近日,我院周航老师课题组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65届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子器件大会(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 2019)上发表了题为“Flexible, active-matrix flat-panel image sensor...
2019年12月2日,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了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德敏教授来我院为大家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化学-生物学交叉驱动的药物源头创新”,我院师生积极参与报告并与周...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两大问题。能源研究的核心是研发新型能源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储能容量。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
随着5G、可穿戴电子、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的发展,对锂电池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发展新一代锂电池。锂电池(属于碱金属电池,AMB)因其比容量高,氧化还原电位低而成为了最有前景的下一代高比能电池体系。然而,...
中国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这些新能源产生的电能需要储存起来,大规模储能电池未来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大规模使用电动车需要低成本和高安全的新型电池体系。水系Zn/MnO2可...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中心李子刚/尹丰课题组研究成果入选Chemica...
城规学院洪松柏助理教授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文揭示中国自然土壤氧化亚氮排放...
新材料学院王明超团队在Angew. Chem.发表研究成果:二维共轭聚合物电子传感器取...
北大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赵庆贺团队在锂电池正极钴酸锂表面构筑稳定晶格氧提升循...
北大深研院AI4S交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秦华鹏课题组提出多尺度隐自回归时空神经...
化生学院陈语谦团队成果荣获2024年度“深圳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
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与厦大李剑锋团队合作在《自然 通信》发文:发展基于拓扑/图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赵鹏军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港口城市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