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学院叶涛课题组完成了Kopsane家族多个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全合成
2020.05.11Greshoff课题组在1890年首次报道了kopsine的分离,随后,于上世纪60年代初,kopsane家族的其他成员kopsanone、10,22-dioxokopsane、kopsanol、epi-kopsanol和N-methyl-10,22-dioxokopsane等相继被分离报道。由于kops...

Greshoff课题组在1890年首次报道了kopsine的分离,随后,于上世纪60年代初,kopsane家族的其他成员kopsanone、10,22-dioxokopsane、kopsanol、epi-kopsanol和N-methyl-10,22-dioxokopsane等相继被分离报道。由于kops...

最近,视觉和语言的多模态任务,例如图像字幕和视觉问题解答(VQA),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但是,大多数现有的模型都专注于单个任务。我院邹月娴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这些任务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认为...

近日,信息工程学院李挥教授课题组在计算机网络方向顶级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JSAC) “网络虚拟化关键技术”系列专刊第五期上发表了题为“Tuple Space Assisted Packet Classificat...

超疏水材料是疏水角超过150°的疏水材料,因此具有独特的润湿性能,可以大幅降低水滴的粘附性能,在自清洁、防结冰以及水中减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超疏水性能的实现大多需要微纳结构及低表面能有机材料...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小型电网储能等方面的应用,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一环。与目前商业化的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

近日,我院周航老师课题组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65届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子器件大会(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 2019)上发表了题为“Flexible, active-matrix flat-panel image sensor...

2019年12月2日,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了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德敏教授来我院为大家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化学-生物学交叉驱动的药物源头创新”,我院师生积极参与报告并与周...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两大问题。能源研究的核心是研发新型能源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储能容量。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
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创建的拓扑数据分析与结构特征提取的AI方法助力材料智能设计
赵鹏军教授团队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发文揭示:地缘政治风险阻碍...
我院郑家新/许贤祺团队新进展:揭示Cu²⁺对钠离子层状正极材料空气稳定性的作用机...
李子刚/尹丰团队最新进展:分而后合的脂质体RiboTAC靶向降解RNA
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先进材料》报道锂电池高性能钴酸锂材料界面电化学重构研究进展
Nature系列连发!环境与能源学院周鹏团队光催化合成双氧水取得突破,为绿色化工注...
我院大气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我院赵鹏军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北极航道将重塑全球海运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