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学院发现调控质子传输能提升高水系锌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2020.12.11水系锌离子电池是未来高安全的储能和车用动力电池。微酸性水系以MnO2为正极的锌二次电池(Zn-MnO2)有着良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元素丰度和不错的环境相容性,使其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下一代电池的候选之一,但由于其电池内部反应的复杂性,其储能机制在当今科...
水系锌离子电池是未来高安全的储能和车用动力电池。微酸性水系以MnO2为正极的锌二次电池(Zn-MnO2)有着良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元素丰度和不错的环境相容性,使其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下一代电池的候选之一,但由于其电池内部反应的复杂性,其储能机制在当今科...
中科院化学所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团队(姚建年院士、潘锋教授、骆智训研究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紫外仪器平台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发现了具有特殊稳定性的类钙钛矿结构中性团簇Co13O8,是新型的“金属氧立方”(metalloxocubes)团簇,具有独特的立方芳...
2020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教授受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邀请,参与由本院邱国玉教授发起和组织的“城市蒸散发”学术研讨会。会议出席的主要专家包括武汉大学夏军院士,世界著名的蒸散发专家张橹教授(线上),欧洲科...
正极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力密度和安全性能的关键。在大量被报道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LiMn2O4)和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LiMO2,M=Mn或/和Co或/和N...
近日,Ray Campbell教授的文章《美国民事诉讼之证据开示制度》在《中国应用法学》2020年第3期上发表。该文章由Ray Campbell教授和Ellen Campbell女士合作完成,由我院学生张凤鸣、沈橦、曹潜共同进行摘要翻译。 ...
正极材料通常被认为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理想情况下,正极应在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供高比容量、高工作电压、低成本、优越的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以满足要求诸如混合动力汽车、嵌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和...
下一代电池要用更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和钠金属作为锂电池和钠电池负极材料,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是如何控制和抑制金属的枝晶生长,因此从理论上研究金属晶体微观生长机理至关重要。金属晶体的生长模拟可分为两...
近日,化生学院彭涛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通讯论文,报道了首例基于甲醛化学反应活性的新型基因编码甲醛荧光探针和生物发光探针。 众所周知,甲醛是一种广泛...
我院赵鹏军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北极航道将重塑全球海运及其...
新材料学院潘锋与合作者在《先进材料》发文总结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界面性能提升的机...
我院赵鹏军和张浩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中国城市电动汽车超级充...
Soojin Roh助理教授合作论文在CAIS发表,探讨情感的数字语言
新材料学院潘锋/杨卢奕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上报道调控电解液提升锂电池正极钴酸...
新材料学院郑家新/许贤祺团队新进展:质子对层状LiNiO2表面杂质形成过程的影响
汇丰商学院汪意成助理教授独作论文在Management Science发表
新材料学院邹如强/高磊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报道全固态电池锂枝晶调控的最新...